政府信息公开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强科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和林草生态“三业”工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5-25   【字体:

各市(州)林草主管部门、局直属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生态林草“三业”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意见》(川农领〔2019〕12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林草“三业”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5年,全省每年开展林草科技行动100场,转化推广成果20项,培养林草能人(土专家、林秀才)2000名,培训林农(牧民)10万人次。现就做好“科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和林草生态‘三业’工程行动”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围绕工作目标,突出服务重点

紧紧围绕“实施林草特色生态产业、大众生态创业、稳定生态就业‘三业’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在总结近年来科技扶贫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林草科技服务“三业”工程的工作重点。围绕《意见》提出的“着力发展以‘大熊猫+’生态旅游为旗舰,以竹子、木本油料、林草药材、木材、花卉、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草原湿地观光、现代草业”及其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林草科技在巩固和推动林草业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旅游扶贫、林下种养殖扶贫以及在致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和驱动引领作用,进一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所涉区,大峨眉、大贡嘎、大秦巴、大乌蒙、大龙门、大华蓥和攀西阳光等森林康养示范区,重点开展以科普宣传、技术培训、乡村旅游规划等为主的技术支撑。在竹产业的“一群两区三带”,重点突出良种及新品种推广应用、低质低效林改造、竹产品加工提升的技术支撑。木本油料产业要重点突出大小凉山、秦巴山区、川西高山峡谷区的核桃产业,广元、西昌、冕宁、金堂、开江等油橄榄产业和自贡、宜宾的油茶产业,进一步突出从良种选育、繁育到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抓好核桃病虫害防治、低效林改造及初级加工利用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撑,着力抓好油橄榄、油茶产业基地改造和质量提升。突出成都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的发展优势,重点抓好以柳杉、杉木为主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或速生丰产用材林,以桢楠、香樟等为主的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强化良种壮苗、高效培育及精深加工等技术的推广使用。

林草中药材产业要对省中医药发展规划列入的相关县(区)和省局确定的重点产业发展县,着力抓好木本药材、林下种植中药材以及草原(高原)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及加工技术支撑,开展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普及,为打造和提升杜仲、厚朴、川黄柏、乌梅、银杏、石斛等特色林草药材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持。          

花卉产业要在巩固成都平原和攀西地区原有鲜切花、绿化苗木和川派盆景优势地位基础上,继续挖掘川东北、川南和川西高海拔区域发展潜力。重点加大特色传统名花、乡土观赏植物、彩叶观赏树种育种资源收集与保育力度,加强优良乡土观赏植物、食药用花卉、主栽花卉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加快建设一批省级育种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整合花卉种业资源,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大幅提升种质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能力。为深入推动“三花并进”战略提供丰富优异的种质储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代草业重点开展乡土草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培育新品种,并依托现有草种,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抓强人工草地建植、草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强化生产和生态功能双赢的天然草地保护与改良技术体系建设,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草原生态高效牧养以阿坝、甘孜等地区草原生态保护为核心,适时发展绵羊、牦牛等产业。抓好草地承载力评估及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天然草地合理放牧利用模式,林草畜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以及牦牛、绵羊、兔等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为草原生态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生态产业科技支撑。各级林草科研和推广服务机构会同相关高校,要紧紧围绕“三业”工程,针对林草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形成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用技术成果,积极申报并实施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效能。积极组织开展林草良种及新品种的选育、审(认)定及科技创新成果的鉴定评价,为进一步服务“三业”工程提供良种及技术成果储备。构建省、市、县分级首席林(草)技推广专家、林(草)技指导员、责任林(草)技员和社会化林(草)技人员相结合的林草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批实用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二是加大生态创业科技支撑。依托产业园区、优质景区、入口社区三大平台,多方位引导实施大众生态创业工程,为创业者在林草生态产业建设中的良种选育、繁育利用以及高效培育、生态旅游、品牌创建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联合省科协等部门,继续组织开展“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广大林农开展以大熊猫、花卉为主的生态旅游及发展林草生态产业的创业热情。积极为近年来参加“全省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的涉林涉草项目及人才实施追踪服务,进一步发挥其在林草生态产业创新创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加大生态就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基层

科技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科技服务“生态就业”中的作用,培养、培训一批新时期林草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技术能手和服务人才。省局将联合省人才办等部门,继续组织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发挥省级科技力量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团队建设,实现服务内容对“三业”工程相关产业的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分层次对乡镇、村组和专合社、种植大户等相关人员开展分级培训。要充分发挥全省林草系统综合帮扶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队的技术力量,将林草实用技术和成果直接推广应用于脱贫攻坚第一线。要进一步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借鉴“全省林木种苗嫁接技能比赛”“全国首批100名林草乡土专家受聘”等选拔乡土人才的新模式,积极发现、培养和使用乡土技术人才,为生态就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成效

一是打造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新模式。各级林草科研和推广服务机构会同相关高校,要对标《意见》提出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及其技术需求,进一步分类梳理近年来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实现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各地林草主管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找准制约本区域特色林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技术,主动对接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良好的对接机制。

二是提升科技服务载体功能。各地在利用近年来建立的科技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元朝天、宜宾叙州、泸州纳溪、资阳乐至、凉山普格5个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以及21个市(州)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0个省级花卉产业园区、6个省级花卉产业基地、10个省级长期科研基地、13个国家和9个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3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林草区域试验站、食用林产品监测站(点)等创新平台,开展相关科技服务,把这些创新平台作为“三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基地+”的科技服务模式,加大对“三业”工程的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三是创新科技服务评价机制。以考核和激励为导向,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林草科技服务“三业”工程的评价机制。明确责、权、利,激发科技扶贫人员开展林草科技服务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服务在推动“三业”工程中的重要性,把科技服务成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成果评价、项目申报的重要业绩并予以倾斜。科技人员要结合实施的科研项目,组织开展以服务生态林草“三业”为主的科技支撑,帮助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走向科技增效、科技脱贫、科技致富之路。

四是打造“三业”工程的特色数字平台。依托全省数字林草建设,逐步实施林草业科技创新服务、科技成果推广、标准化等科技支撑平台,提供林草业科技成果展示、先进实用技术推介、在线专家咨询、林业标准信息共享、生态监测和成果发布分析、科技平台数据共享等综合科技服务。将数字赋能林草产业,逐步实施全省林草产品质量追溯、智慧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综合服务等产业服务平台,将信息化与林草产业培育、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等深度结合,推动生态“三业”工程创新发展。

请各地、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照任务,充分整合资源,制定工作方案,抓紧推进落实,并于年底报送年度工作总结。

联系人:数字林草与科技处  刘偲张虹

联系方式:028-83364195 83364013

邮箱地址:576180236@qq.com

附件:各市(州)及“省四院”科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和林草生态“三业”工程年度任务分解表(2020年度)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3月9日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