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省局动态
四川出台指导意见: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宣传中心、林场种苗处(站) 作者:王意迦 李俊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是四川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四川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入新阶段。通过系统部署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新举措,四川将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产业支撑,有效激活国有林场发展动能,有力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指导意见突出绿色发展导向,要求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持续优化林分结构。严格保持林地稳定,坚决杜绝非法侵占行为。推动“智慧林场”建设,构建资源管护一体化数字平台,完善林区路网、水网及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态保护能力。

支持林场大力发展绿色优势产业,建设国家储备林,集约化发展竹林,引进社会资本开展木竹精深加工;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完善初加工设施,培育绿色产品品牌;依法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标准化森林步道和康养基地,挖掘林场创业文化;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保障森林“四库”建设种苗需求。

体制机制创新是探索突破重点,文件明确支持公益一类林场探索市场化方式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财政监管框架下合理使用经营收益;探索建立经营性收入分配机制,允许合规收益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和绩效分配,重点向一线创效人员倾斜;经地方政府批准,林场可利用森林资源及闲置资产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生态产业,试点推进森林资源特许经营。

为发挥国有林场辐射带动作用,指导意见提出深化场村合作。鼓励林场与村集体、农户开展合作造林,推广“良种+良法”现代营林模式;创新股份合作、托管经营等联农带农机制,试点“森林生态银行”“林票”等制度,引入科技力量构建“保底+分成”等多形式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集体林区发展和林农增收。

配套保障措施同步强化。全省将实施“一场一业”绿色转型发展行动,要求各林场明确至少一项特色业态;选取试点林场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省级部门提供“一场一策”指导;支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力量;拓宽资金渠道,支持申报各类项目资金,用好金融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当前位置:
四川出台指导意见: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宣传中心、林场种苗处(站)

近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是四川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四川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入新阶段。通过系统部署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新举措,四川将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产业支撑,有效激活国有林场发展动能,有力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指导意见突出绿色发展导向,要求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持续优化林分结构。严格保持林地稳定,坚决杜绝非法侵占行为。推动“智慧林场”建设,构建资源管护一体化数字平台,完善林区路网、水网及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态保护能力。

支持林场大力发展绿色优势产业,建设国家储备林,集约化发展竹林,引进社会资本开展木竹精深加工;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完善初加工设施,培育绿色产品品牌;依法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标准化森林步道和康养基地,挖掘林场创业文化;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保障森林“四库”建设种苗需求。

体制机制创新是探索突破重点,文件明确支持公益一类林场探索市场化方式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财政监管框架下合理使用经营收益;探索建立经营性收入分配机制,允许合规收益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和绩效分配,重点向一线创效人员倾斜;经地方政府批准,林场可利用森林资源及闲置资产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生态产业,试点推进森林资源特许经营。

为发挥国有林场辐射带动作用,指导意见提出深化场村合作。鼓励林场与村集体、农户开展合作造林,推广“良种+良法”现代营林模式;创新股份合作、托管经营等联农带农机制,试点“森林生态银行”“林票”等制度,引入科技力量构建“保底+分成”等多形式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集体林区发展和林农增收。

配套保障措施同步强化。全省将实施“一场一业”绿色转型发展行动,要求各林场明确至少一项特色业态;选取试点林场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省级部门提供“一场一策”指导;支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力量;拓宽资金渠道,支持申报各类项目资金,用好金融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