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省局动态
川渝粤自然教育合作汶川共识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16 来源:研教处 作者:张黎明 字体:
分享到:

为务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更多高品质自然教育领域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汶川举办的“川渝粤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会”上,来自川渝粤三省林草行业自然教育牵头单位、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及管护总站、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管理局(处)、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四川农大、大熊猫研究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科创院所,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教育发展中心(广东)、林学会、生态文化协会、促进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自然教育民营企业等约90个单位和机构的相关领导、负责人和专家约100名代表,坚持“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理念,就聚合行业力量、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协同、推动自然教育市场化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达成相关合作共识,共识提出:

一、共建行业协作生态。发起筹建川渝粤自然教育联盟,构建长效协作机制,统筹拟定合作计划,定期举办线上研讨会、线下互访、实地考察等活动,推动行业共生共荣。

二、共建市场互推平台。整合川渝粤特色品牌资源,联合开发线路、课程等产品,共同打造自然教育消费新场景,定期联合举办自然教育消费季、自然市集等推广展销活动,打通区域客源壁垒,实现客源共享互推引流。

三、共建访客预约机制。充分发挥各地社会组织平台作用,搭建川渝粤自然教育预约窗口,设立“自然教育英才库”,依据生态承载力和访客需求,制定差异化预约规则,实现基地预约、活动预约、导师预约,开展“国家公园开放日”等预约制活动,提升服务效能与访客体验。

四、共绘合作美好愿景。川渝粤自然教育相关各方将立足现有资源基础,通过加强即时沟通、灵活结对、透明互助等方式,共担使命,共建市场,共谋发展,携手打造中国自然教育协同发展样板,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创新路径。

当前位置:
川渝粤自然教育合作汶川共识发布
发布时间:2025-04-16 来源:研教处

为务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更多高品质自然教育领域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汶川举办的“川渝粤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会”上,来自川渝粤三省林草行业自然教育牵头单位、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及管护总站、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管理局(处)、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四川农大、大熊猫研究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科创院所,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教育发展中心(广东)、林学会、生态文化协会、促进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自然教育民营企业等约90个单位和机构的相关领导、负责人和专家约100名代表,坚持“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理念,就聚合行业力量、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协同、推动自然教育市场化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达成相关合作共识,共识提出:

一、共建行业协作生态。发起筹建川渝粤自然教育联盟,构建长效协作机制,统筹拟定合作计划,定期举办线上研讨会、线下互访、实地考察等活动,推动行业共生共荣。

二、共建市场互推平台。整合川渝粤特色品牌资源,联合开发线路、课程等产品,共同打造自然教育消费新场景,定期联合举办自然教育消费季、自然市集等推广展销活动,打通区域客源壁垒,实现客源共享互推引流。

三、共建访客预约机制。充分发挥各地社会组织平台作用,搭建川渝粤自然教育预约窗口,设立“自然教育英才库”,依据生态承载力和访客需求,制定差异化预约规则,实现基地预约、活动预约、导师预约,开展“国家公园开放日”等预约制活动,提升服务效能与访客体验。

四、共绘合作美好愿景。川渝粤自然教育相关各方将立足现有资源基础,通过加强即时沟通、灵活结对、透明互助等方式,共担使命,共建市场,共谋发展,携手打造中国自然教育协同发展样板,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创新路径。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