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省局动态
我省系统谋划有序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工作
发布日期:2024-03-25 来源:退耕中心 作者:周述祥 字体:
分享到:

退耕还林还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按照国家决策部署,1999年以来,我省完成两轮退耕还林还草1600多万亩,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惠及690余万农户、2440多万农民。当前,我省第一轮退耕还林多数已郁闭成林且密度较大,但普遍缺乏科学经营,综合产出功能低下,第二轮退耕还林绝大部分处于中幼龄阶段,生态系统尚不稳定,森林质量亟待提升,后续产业发展乏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已进入到巩固成果、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五部委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通知精神和国家林草局部署安排,我省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工作紧紧围绕全省林草工作“三个三”总体思路和“两业并举、双轮驱动”总体战略,依托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形成的林草资源,以全面提升质量效益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系统谋划有序推动提质增效工作。总体布局上,综合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区域连片等因素,以县为基本单元,将全省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划分为平原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高山区四大区域,根据区域特点确定分区提质增效主要发展方向。技术路线上,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针对性地采取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品种改良、林种树种优化、补植补造、灌木平茬、采伐利用等提质增效措施,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建设,发展壮大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建设规模上,指导各地按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规模发展、量力而行,坚持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自下而上、因地制宜确定全省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总规模300余万亩,并科学确定建设进度。机制创新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双重”项目、国家储备林建设、天府森林粮库、产业基地建设、油茶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积极探索“退耕还林+”生态价值转化模式,鼓励和支持业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集约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探索森林旅游、采摘体验、森林文化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新业态,形成以市场带动加工促进基地建设的产业链模式,提升综合效益。

当前位置:
我省系统谋划有序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工作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退耕中心

退耕还林还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按照国家决策部署,1999年以来,我省完成两轮退耕还林还草1600多万亩,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惠及690余万农户、2440多万农民。当前,我省第一轮退耕还林多数已郁闭成林且密度较大,但普遍缺乏科学经营,综合产出功能低下,第二轮退耕还林绝大部分处于中幼龄阶段,生态系统尚不稳定,森林质量亟待提升,后续产业发展乏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已进入到巩固成果、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五部委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通知精神和国家林草局部署安排,我省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工作紧紧围绕全省林草工作“三个三”总体思路和“两业并举、双轮驱动”总体战略,依托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形成的林草资源,以全面提升质量效益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系统谋划有序推动提质增效工作。总体布局上,综合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区域连片等因素,以县为基本单元,将全省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划分为平原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高山区四大区域,根据区域特点确定分区提质增效主要发展方向。技术路线上,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针对性地采取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品种改良、林种树种优化、补植补造、灌木平茬、采伐利用等提质增效措施,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建设,发展壮大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建设规模上,指导各地按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规模发展、量力而行,坚持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自下而上、因地制宜确定全省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总规模300余万亩,并科学确定建设进度。机制创新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双重”项目、国家储备林建设、天府森林粮库、产业基地建设、油茶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积极探索“退耕还林+”生态价值转化模式,鼓励和支持业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集约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探索森林旅游、采摘体验、森林文化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新业态,形成以市场带动加工促进基地建设的产业链模式,提升综合效益。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