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卧龙生态保护成效较为显著,森林覆盖率57.6%,植被覆盖率超过98%,实现了连续49年无较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灾的工作目标成效,进一步筑牢卧龙生态屏障。
深入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扛起防火责任。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建立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行政、镇、保护站、部门、巡山护林员、普通农户全覆盖的防火责任体系、群防群控机制和半专业扑火队伍,落实“十户联保”工作制度,实行县级、乡镇、村级三级“三单一书”。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联保小组153个,涉及农户1100余户、人口4000余人,建立70余人半专业扑火队伍,与多方面责任体系签订了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书1500余份,签订承诺书100余份。
开展专项行动和巡查,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实施了春季、冬季反盗猎及清山清套和禁笋、禁挖药专项行动,开展入山清理、公路巡护、夜巡夜查等工作,开展森林病虫害及疫源疫病监测,下发了《关于提供涉林产品<植物检疫证>的通知》,并跟踪督导检查。目前,开展高、远山巡护4次,出动人员390人次,开展入山清理12次,出动人员848人次,开展公路巡护、夜巡夜查40次,出动人员735人次,检查车辆172台次,签订管护责任书1661份,出动监测人员218人次,完成91条大熊猫固定样线监测上半年监测任务。
加强野外科考,科学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持续开展雪豹专项调查研究,增加野外红外相机部署力度;增加人力开展“野生大熊猫白化致病机理的生态生物学研究”野外工作次数和相应基因测序工作,持续开展珙桐林分布及其动植物生态、气候变化背境下微环境对动植物生态影响、先蒿属植物多样性、绿尾虹雉生态习性、巴郎山雪莲资源、中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改造对改造样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羚牛集群模式时空特征与栖息地利用、羚牛的垂直迁徙与季节性关系等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