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市县动态
攀枝花市5亿元生态治理项目落地!以“治理画笔”绘就“生态美市”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攀枝花市林业局 作者:冯娟 字体:
分享到:

攀枝花市成功推动总投资近5亿元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川西)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定位观测站及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提升等重大项目落地。作为地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的关键生态节点,该市肩负着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与探索全省共同富裕道路的双重使命。此项攀枝花林业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生态治理工程,将修复35万亩林地,系统构筑绿色生态廊道,不仅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坚实保障,更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提升环境质量、优化城乡人居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生态治理与富民增收协同推进的可行路径。面对森林植被分布不均、森林退化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不强等长期挑战,这一重大举措既是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攀枝花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实践,标志着攀枝花在“生态美市”与“创富荣市”融合发展中迈出重要一步。

蓝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35万亩,构建生态廊道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总规模35.33万亩,覆盖全市3区2县,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乔木林0.86万亩、退化林修复34.47万亩,配套新建蓄水池525处、作业便道215公里,实施一体化生态治理。项目坚持科学修复理念,突出原生性,优先选用滇榄仁、台湾相思、清香木等乡土树种,着力构建与自然兼容、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预计到2027年,可实现人工造林成活率85%以上,退化林修复合格率90%以上,乡土树种占比超90%,显著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功能。项目建成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源涵养能力预计提高10%以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持续完善,绿色生态廊道初步形成,为攀枝花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夯实生态本底和绿色竞争力。

路径:推行以工代赈,激活乡村共富新机制

该项目不仅着眼于生态修复,更加注重富民实效。采用以工代赈模式,计划投入劳务费用0.5亿元,可吸纳超1万户本地农户参与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等工程,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这一机制契合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关于“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导向,通过重大生态工程创造就业机会,让群众共享生态建设红利。

愿景:生态美市助推绿色产业,走出特色共富路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正不断转化为区域发展新优势。项目竣工后,将显著优化攀枝花自然景观和生态承载力,为林业提质、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崛起提供坚实支撑。森林质量提升将推动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优美生态环境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与游客,促进区域经济由工业主导向绿色、多元、可持续模式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此举完全契合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提出的“做强林业特色产业”和“打造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通过“生态美市”引领林业振兴和百姓增收,走出一条具有攀枝花特色的生态富民之路。

这笔5亿元的“绿色投资”,是推进生态修复的关键举措,也为攀枝花绘就“生态美市”与“创富荣市”蓝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位置:
攀枝花市5亿元生态治理项目落地!以“治理画笔”绘就“生态美市”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攀枝花市林业局

攀枝花市成功推动总投资近5亿元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川西)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定位观测站及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提升等重大项目落地。作为地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的关键生态节点,该市肩负着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与探索全省共同富裕道路的双重使命。此项攀枝花林业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生态治理工程,将修复35万亩林地,系统构筑绿色生态廊道,不仅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坚实保障,更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提升环境质量、优化城乡人居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生态治理与富民增收协同推进的可行路径。面对森林植被分布不均、森林退化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不强等长期挑战,这一重大举措既是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攀枝花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实践,标志着攀枝花在“生态美市”与“创富荣市”融合发展中迈出重要一步。

蓝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35万亩,构建生态廊道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总规模35.33万亩,覆盖全市3区2县,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乔木林0.86万亩、退化林修复34.47万亩,配套新建蓄水池525处、作业便道215公里,实施一体化生态治理。项目坚持科学修复理念,突出原生性,优先选用滇榄仁、台湾相思、清香木等乡土树种,着力构建与自然兼容、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预计到2027年,可实现人工造林成活率85%以上,退化林修复合格率90%以上,乡土树种占比超90%,显著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功能。项目建成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源涵养能力预计提高10%以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持续完善,绿色生态廊道初步形成,为攀枝花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夯实生态本底和绿色竞争力。

路径:推行以工代赈,激活乡村共富新机制

该项目不仅着眼于生态修复,更加注重富民实效。采用以工代赈模式,计划投入劳务费用0.5亿元,可吸纳超1万户本地农户参与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等工程,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这一机制契合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关于“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导向,通过重大生态工程创造就业机会,让群众共享生态建设红利。

愿景:生态美市助推绿色产业,走出特色共富路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正不断转化为区域发展新优势。项目竣工后,将显著优化攀枝花自然景观和生态承载力,为林业提质、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崛起提供坚实支撑。森林质量提升将推动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优美生态环境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与游客,促进区域经济由工业主导向绿色、多元、可持续模式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此举完全契合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提出的“做强林业特色产业”和“打造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通过“生态美市”引领林业振兴和百姓增收,走出一条具有攀枝花特色的生态富民之路。

这笔5亿元的“绿色投资”,是推进生态修复的关键举措,也为攀枝花绘就“生态美市”与“创富荣市”蓝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