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元市昭化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盘活森林资源做文章,聚焦政策、管理、科技、机制“四个关键”,综合施策,推动林下中药材产业扩面、减灾、提质、增效。
政策扶持扩面。将道地中药材纳入全区农业重点发展“四大板块”,围绕产业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整合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7亿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牵引,统一流转林地经营权,做好前期清林整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实现经营主体“拎包进林”,降低经营主体前期投入。
科学管理减灾。区林业、应急等部门组织举办林下种植户应急培训1次,开展现场应急技术指导3次。强化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极端天气预警20余条,提醒督促林下中药材种植户结合实际及时做好抗旱、防汛等应对措施。将林下中药材种植纳入森林保险,及时化解因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增强了种植户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的信心,维护了林区和谐稳定。
科技赋能提质。深化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完成茯苓菌种(母种)、良种繁育等10项企业标准,发布《茯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借力“周末工程师”开展本地柔毛淫羊藿选育及仿野生栽培等技术攻关,引入社会资本建成目前全省最大的淫羊藿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昭化区中药材、茯苓产业协会2个、中药材科技服务团1个、“剪刀干部”服务队13支、科技示范户50余户,夯实科技服务体系。
机制创新增效。构建“村集体建设+企业租赁经营”“村集体建设+自行运营”“国有企业建设+村集体及农户托管经营”3种发展模式,推行“村企联营、直接经营、股份合作”3种经营方式,建立集体收益“4411”分配机制和“三金”风险防控机制。2024年,带动全区1722户农户发展林下中药材1万余亩,户均增收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