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为重的防控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科学分区分级、分类施策,落实精细防控措施,以疫情精准监测、疫源封锁管控、除治质量提升、健康森林保护为重点,着力细节把控,不断压缩疫情发生面积,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危害态势。2025年雅安市现有疫区0个,乡镇级疫点0个,发生面积0万亩,县级疫区、乡(镇)疫点、发生面积下降率均为100%,圆满完成五年攻坚行动总体目标任务。
责任体系明晰化,压实“责任链”。攻坚行动实施以来,各地以林长制为引领,持续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林长和重大动(植)物疫情事件指挥机构作用,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激励内容,完善市县乡联动、部门协作、网格化管护机制,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防控体系,结合林长巡林“三单一函”对点下发重点任务和问题清单5次,定期开展防控成效“回头看”,压紧压实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主体责任。
监测预警精准化,把好“侦察关”。实施网格化全覆盖监测,实行国家公园内外一体监测,采用“林业技术人员+普查专业队”“人工地面详查+无人机航查”“专项普查+日常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落实监测普查队伍40支183人,对辖区内63.7万亩松林进行全覆盖调查,实时动态精准监测,全市有松树分布的小班每季度巡查1次以上,实现无疫情和已拔除疫点及周边加密巡查,监测采集影像数据同步上传至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实现疫情监测数智化。
防治措施科学化,打好“歼灭战”。科学制定年度防治(预防)方案,细化每年攻坚行动任务,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开展冬春季疫木集中攻坚除治,对重点生态区域采取应急除治措施,对零星死亡松树开展“即死即清”,严格疫源封锁管控,全过程可视化监管疫木除治,建立检疫监管台账和疫木除治、运输、无害化处理企业告知和承诺制度,严防疫木流失。认真做好媒介昆虫防治,加强古树名木和重要地标性景观松树保护,采取打孔注药等方式保护优势木和目标树。攻坚行动期间完成枯死松树除治5400余株,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防治23.36万/亩次,有效降低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
检疫监管法治化,织密“防护网”。持续聚焦松木检疫监管,开展“护松行动”“清风行动”及带土苗木检疫监管等专项行动,凡松必检、凡调必检、调入复检,全面排查本地和异地调入松木及其制品情况,严肃查处非法调运、经营、加工利用疫木等违法行为,五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组织对疫木加工企业开展调查126次,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积极推动区域联防联治,定期召开联防联控会议,开展联合执法,严防疫情跨区域传播危害。持续抓好宣传教育,结合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系列等活动,“线上+线下”开展林草生物防控宣传,普及林草生物防控政策法规。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61次,开展防控技能等培训104次,合力构建群防群控良好氛围。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