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葛德燕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系统学与进化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团队在乐山马边发现了我国第九种鼬,该物种是我国自1992年发现缺齿伶鼬后新发现的食肉目鼬科动物物种。
2024年7—8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察团队在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小型兽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了三只鼬属物种的标本。这些标本在外观上与黄腹鼬较为接近,但在体重、尾长与尾部形态等性状与黄腹鼬存在显著差异。团队通过整合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形态的综合分析,确定其为一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马边鼬。
据了解,由于鼬属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它们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哨兵物种”。目前,中国境内已知分布的鼬属物种共有8种,它们栖息于森林、草原、灌丛等多种生境,在维持啮齿类种群平衡和生态系统健康中扮演关键角色。
此次新物种的发现,既是对乐山生态保护成效的肯定,也为后续深化生物多样性研究、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支撑。下一步,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将持续强化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与科研机构协作,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共进,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乐山经验。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