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资阳市乐至县首创“林长+古树”包联工作办法,切实筑牢古树保护屏障。
以“责任之笔”压实责任点。以林长制为统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原则,出台《乐至县“林长+古树”包联工作办法》,进一步明确林业局、公安局、财政局等古树主管部门分工责任。全面建立“一名县级林长+一名乡级林长+一名村级林长+一名社长+一名警长”“五个一”包联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每株古树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今年以来,各级林长巡护古树名木2000余人次。4月,乐至县公开选聘73名“民间林长”,并颁证培训正式上岗,有力推动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格局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以“通俗之言”拓宽宣传线。充分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在陈毅广场、党群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号召全社会参与保护古树名木,共发放宣传手册等资料4000余份,受众1.2万余人。“小林长”“社会林长”“社会监督员”充分发挥宣传员、参谋员和监督员作用,通过“开学第一课”、广播会、进村入户等多形式开展古树保护宣传,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以“精准之策”织密管护网。依托“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常态化严厉打击古树违法行为。对399株古树实行常态化管理,各级林长对古树生长状况及其自然环境、保护措施开展日常巡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置。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一树一档”资源数据库全面建成。坚持“一树一策”科学、精准的保护措施,每株古树的健康状况都记录在“成长档案”中。根据需求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古树救护,今年以来,共统筹14.85万元开展古树“健康修复专项行动”,排危复壮古树62株。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