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支撑保障
竹子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六)竹杆锈病
发布日期:2016-11-17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6.竹杆锈病

  竹杆锈病又称竹褥病,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硬层锈菌属硬层锈菌Stereostratumcorticioides(Berk  et  Br)Magn侵染所致。在浙江、江苏、四川、河南、安徽、山东、广西等省均有发生。为害水竹、白哺鸡竹、淡竹、刚竹、石竹、高节竹、雷竹及箣竹等竹种。江苏、浙江、安徽的淡竹、白哺鸡竹、雷竹等竹杆锈病发生较重,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者的达70-90%以上。竹杆被害后,病部变黑发脆,竹林生长衰弱,出笋明显减少。历史性重病株风吹易折或全株枯死。不少竹林因此而毁坏。

症状 

  病害常发生于竹杆基部,有的甚至是在紧靠地表的杆基部,随着竹林内病害不断加重,发病部位逐渐提高,从竹杆基部、中下部、上部、一直到小枝上也会发生。5月份,病部上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圆点状、条状或梭形状粉质的垫状物,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不久,夏孢子脱落飞散后,病部呈黑褐色,病部内的病菌继续向病斑周围蔓延扩展。7、8月在竹杆表面上产生点状、条状、梭形状的褪色黄斑。同时,新老竹杆上也表现由当年病菌侵染发病的黄斑。9、10月间开始至翌年4月,在黄斑上产生园点状、条状或梭形状,黄色至橙黄色的革质的垫状物,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吸水膨胀,最后脱落后,病部短时间呈黑褐色。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不成熟的冬孢子越冬。冬孢子堆于9-10月间开始产生,盛期11月、12月初及2、3月间。冬孢子成熟萌发始于3月中、下旬。病菌担孢子不侵染竹子。竹林内的冬孢子一般在4-5月间雨后吸水脱落。夏孢子堆在冬孢子堆下产生,冬孢子堆脱离时夏孢子堆就显露出来,5-6月是夏孢子盛发期,成熟的夏孢子主要由风传播,是竹杆锈病的唯一(接种体)侵染源,林中1年生以上的新老竹均见发病。林内病竹上病斑常逐年增加,病情逐年加重,最后导致全株枯死。竹林在生长过密,林地湿度大,不通风,经营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容易感病。不同竹种有不同的抗病能力。在浙江竹区早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雷竹、高节竹、淡竹、簇竹较感病,而毛竹、石竹、红竹、苦竹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合理砍伐,防止竹林过密,可减少病害发生。

  2、选用抗病竹种而不用带病竹造林。

  3、竹林中一旦发现个别病株时,应及早砍伐,并进行烧毁,以免蔓延。

  4、株发病率在20%以下的轻病竹林,在3月底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其周围上下10cm,左右5cm的健组织(竹青),能彻底防治病害。

病6.png

当前位置:
竹子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六)竹杆锈病
发布时间:2016-11-17 来源:

6.竹杆锈病

  竹杆锈病又称竹褥病,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硬层锈菌属硬层锈菌Stereostratumcorticioides(Berk  et  Br)Magn侵染所致。在浙江、江苏、四川、河南、安徽、山东、广西等省均有发生。为害水竹、白哺鸡竹、淡竹、刚竹、石竹、高节竹、雷竹及箣竹等竹种。江苏、浙江、安徽的淡竹、白哺鸡竹、雷竹等竹杆锈病发生较重,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者的达70-90%以上。竹杆被害后,病部变黑发脆,竹林生长衰弱,出笋明显减少。历史性重病株风吹易折或全株枯死。不少竹林因此而毁坏。

症状 

  病害常发生于竹杆基部,有的甚至是在紧靠地表的杆基部,随着竹林内病害不断加重,发病部位逐渐提高,从竹杆基部、中下部、上部、一直到小枝上也会发生。5月份,病部上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圆点状、条状或梭形状粉质的垫状物,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不久,夏孢子脱落飞散后,病部呈黑褐色,病部内的病菌继续向病斑周围蔓延扩展。7、8月在竹杆表面上产生点状、条状、梭形状的褪色黄斑。同时,新老竹杆上也表现由当年病菌侵染发病的黄斑。9、10月间开始至翌年4月,在黄斑上产生园点状、条状或梭形状,黄色至橙黄色的革质的垫状物,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吸水膨胀,最后脱落后,病部短时间呈黑褐色。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不成熟的冬孢子越冬。冬孢子堆于9-10月间开始产生,盛期11月、12月初及2、3月间。冬孢子成熟萌发始于3月中、下旬。病菌担孢子不侵染竹子。竹林内的冬孢子一般在4-5月间雨后吸水脱落。夏孢子堆在冬孢子堆下产生,冬孢子堆脱离时夏孢子堆就显露出来,5-6月是夏孢子盛发期,成熟的夏孢子主要由风传播,是竹杆锈病的唯一(接种体)侵染源,林中1年生以上的新老竹均见发病。林内病竹上病斑常逐年增加,病情逐年加重,最后导致全株枯死。竹林在生长过密,林地湿度大,不通风,经营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容易感病。不同竹种有不同的抗病能力。在浙江竹区早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雷竹、高节竹、淡竹、簇竹较感病,而毛竹、石竹、红竹、苦竹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合理砍伐,防止竹林过密,可减少病害发生。

  2、选用抗病竹种而不用带病竹造林。

  3、竹林中一旦发现个别病株时,应及早砍伐,并进行烧毁,以免蔓延。

  4、株发病率在20%以下的轻病竹林,在3月底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其周围上下10cm,左右5cm的健组织(竹青),能彻底防治病害。

病6.png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