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指挥 就按老罗意见办——乡城森林防火明星罗文锦
火场指挥 就按老罗意见办
——乡城森林防火明星罗文锦
在四川西南边陲,有一块神奇的地方,这就是有“手上佛珠”之称的乡城县。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北段,年降水量459毫米,年蒸发量2900多毫米,每年4月中旬至5月经常出现雷击灾害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乡城有一位为了这里5016平方公里森林草原安全奔波操劳了28年的林业人,他就是乡城县林业局副局长罗文锦。
扑山火指挥若定
2010年2月28日下午4点半,罗文锦接到报警电话,水洼乡娘拥村发生山火。罗文锦背上早已备好的背包,带着50多名专业扑火队员乘坐两辆运兵车,半个小时赶到火场。火场上已有近百名村民在乡村干部带领下进行扑打。
火场在一条峡谷的左边五六十度的陡坡,东西火线长约百米,植被以高山松为主,上部为高山栎和杂灌,地面覆盖物多。专业扑火队投入战斗之时,罗文锦带着县防火办主任从放羊的小路爬到火场附近的制高点,观察火场态势,指挥扑救,并不断向县领导汇报情况。5点半,前来增援的武警森林部队投入战斗。6时许,县上在家的主要领导赶到火场,罗文锦从观察点下来汇报最新情况。此时,火场突变,刮起六七级大风,而且风向不定,一会儿东南风,一会儿西北风,不时火从上往下灌,很不利于扑救,弄不好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罗文锦向县领导建议,先把扑火队伍撤下来,等风小一点再打。县领导接受了建议,下令暂时撤离。
当晚,又从邻乡调了400人的扑火力量。火场指挥部召开会议重新部署兵力。具有多年指挥扑火经验的罗文锦建议,组织一支突击队在山脊上开一条防火隔离带,其余人员采用尾打、侧打方式展开扑救。县领导说,就按罗局长的方案办。
3月1日凌晨5时,一位副县长与罗文锦带50名专业扑火队员和150名义务扑火队员出发往山顶去。7时开始沿山脊开辟一条宽30米长五六百米隔离带。上午10时许,突然狂风大作,罗文锦听到“嗡嗡”的声响,抬头望去,距隔离带约100米处火头已经上树“树冠火,大家快跑”,罗文锦大声招呼众人。距离近的听到了就开跑,远处的在油锯轰鸣声中听不到,罗文锦叫了一个村民跑去高声呼喊。当大家离开原地几分钟后,大火越过隔离带,烧到山后。罗文锦用对讲机向现场指挥建议,全体人员撤离火场。一个半小时后,撤到安全地带后,原来呆的地方陷入火海。
1日晚上,县委书记召集在家常委、部门领导、乡镇长研究部署下一步扑火战斗。罗文锦提出以火攻火方案,被采纳。
2日早上7时,痛风发作的罗文锦由两名扑火队员搀扶上山指挥东线扑火战斗。罗文锦让防火办主任在北面制高点设观察哨,随时通报火场态势。他指挥森林武警部队烧迎头火,以火攻火。11时,将火场控制。3日4日清理余火,火场无一烟点。
罗文锦不仅带领专业扑火队保卫本县森林草原安全,还率队支援邻县森林火灾扑救。
2012年4月3日,罗文锦奉命率队支援巴塘县亚日贡乡森林火灾扑救。4月4日清晨7时,罗文锦带领乡城县专业扑火队在火场东线展开扑救,打到下午4时,火势减弱。5日清晨6时赶往最危险的北线打火头。10时许,刮起大风,出现树冠火,罗文锦率队暂时撤出。风小一点,又上去。三次上去又三次撤下。中午12时,火场指挥下令撤离。晚上,罗文锦向指挥扑救的州领导建议,组织精干力量借助明月夜间扑火。6日凌晨1时,罗文锦与州领导察看了风向,决定夜间作业。2时罗文锦率精干的突击队投入战斗,一直打到下午3时,将北线火场控制,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至此整个火场无明火。州领导夸乡城县专业扑火队“是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真正能战斗的专业扑火队。”
筑起牢固防火墙
罗文锦,1984年从事森林防火工作至今,先后任防火办工作人员、副主任、主任、分管森林防火副局长。28个年头,罗文锦积累了丰富的指挥扑救森林火灾经验,摸索一套适合乡城特点开展护林防火工作的路子。他深知森林防火,防重于扑。多年来,罗文锦十分注重抓防火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强化野外火源管理,专业、义务扑火队建设,技能培训,提高扑救能力。每年森林防火期前,罗文锦都要带队到各乡镇、重点林区开展护林防火宣传,许多乡村干部、农牧民都熟知这位胖胖的副局长。罗文锦还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在本地电视上公开,村民、的哥发现火情都向他报警。
乡城藏族有个习俗,冬季要在户外薰香祈福。为了减少引发森林火灾的几率,罗文锦筹集了6吨水泥,在全县130个自然村都修了一处薰香点,让大家集中祭祀,大大减少人为森林火灾发生。
罗文锦针对近年县境内水电开发项目多,外来人员增加的情况,会同县水电开发办一道与施工单位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并组建扑火队。
由于宣传到位,护林防火深入人心,防范措施落实,一旦发生山火都能打早打小打了,近年来,乡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成灾面积较大下降。
夜卧雪地査热点
在乡城,罗文锦最头痛的事,就是接到上级防火办电话,要求立即查明卫星热点,24小时内上报。这些热点,往往在离县城很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
一年冬天晚上7时许,罗文锦接到州防火办电话,卫星发现色巴村有热点。罗文锦与防火办主任带上帐篷睡袋,拿上卫星电话、卫星定位仪,驱车前往离县城120多公里的色巴村。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了4个小时,凌晨1点过,才到色巴村。他们叫醒村支书问情况,村支书说不知道。罗文锦与防火办主任附近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准备到乡上,第二天再去查。凌晨3点,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公路很快被大雪掩没,“只有当山大王了”。罗文锦与防火办主任从后备箱取出帐篷睡袋,在雪地上安营扎寨。第二天早上,罗文锦走出帐篷,放眼四看,雪已经堆了一二十厘米厚,一片银色,在50米远的地方有一块黑色的东西。罗文锦走过去一看,是一小块火烧迹地,他连忙叫来防火办主任,拿出卫星定位仪一对,正是卫星热点,这是一处无人居住的高山草甸不到10平方米的小火,当晚就熄灭了。两人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