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新浪 微博
  • 微信
  • QQ空间
  • 豆瓣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归档)护林防火典型人物

男主外 女主内 夫妻合力护森林

发布时间: 2012-10-08 00:00:00 作者:   诸世遒 王意迦 来源: 宣传中心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紫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记者听到一段“男主外,女主内,夫妻合力护森林”的佳话。盐源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开了个夫妻店”,丈夫上山扑火,妻子在家上下联络,发送火情信息,传递上级指示。
  夫妻同在县级防火办工作,在全省不多见的,记者怀着好奇的心理前往盐源县采访这对森林防火“夫妻挡”。丈夫叫曾月军,盐源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妻子谌立贞,盐源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
  1988年,曾月军从部队退伍就到盐源县防火办工作,1992年任防火办副主任,同年兼任县林业审判庭工作,2003年,任盐源县防火办主任。1994年,曾月军与在盐源平川铁矿工作的谌立贞结婚。婚后十来年,谌立贞仍在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平川铁矿上班,曾月军带着孩子在县城。曾月军回忆起当年的日子,是又当爹又当妈。平时以林业审判庭工作人员身份下乡办案,将孩子带在身边;上山扑火,将孩子交给自己的妹妹照看。直到2000年,谌立贞调到县林业局工作,才结束这段“独角戏”。
  后来,谌立贞被安排到防火办工作,此后,盐源上演了“夫唱妻随,共降火魔”的好戏。
  2008年4月7日至4月16日,盐源县阿萨、盖租、盐塘、右所等乡连续发生森林火灾,曾月军连续转战4个火场,由于连续的奔波和极度的疲劳,4月16日晚在赶赴右所乡南天村火场途中忽然晕倒,经同行的森林公安干警救护苏醒后,大家都劝他不要到火场了,这样劳累过度,怕发生意外。看到山上猖獗的火魔,身为防火办主任的曾月军坐在地上稳了稳神,又站起身,迈着虚弱而坚毅的步伐与大家一起向火场走去。
  在扑救沙沟林场森林火灾中,由于火场道路崎岖,途中尽是乱石、泥沙。在火场往返穿越和长途跋涉后,鞋底断裂了,脚被打起了泡,磨出了血,到曾月军返回到沙沟林场场部时,双脚已鲜血淋漓,胶鞋已全部被血浸透,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此时,曾月军的妻子谌立贞正守候防火电台前,密切关注前方扑火态势。她通过防火电台收集火场信息,向上级防火指挥部报告;及时将上级防火指挥部的指令传达给前线指挥部。每每这个时候,谌立贞既关心火场动态,扑救进展;又牵挂扑火人员的安危,那里面有她钟爱的丈夫。电台通话结束以后,谌立贞都要掏出手机与丈夫说说话。几句贴心的话,让疲惫不堪的曾月军轻松不少,又精神饱满投入扑火战斗;谌立贞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如果手机打不通,性格开朗的谌立贞便闷闷不乐。为使曾月军全身心投入森林防火工作,谌立贞将孩子带在身边。森林防火期吃住在值班室,直到后来孩子到西昌一中就读。

曾月军(左)

 

谌立贞


  盐源县森林面积大,火险等级高,林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森林防火任务既艰巨又繁重,在每年的森林防火期,山火都时有发生,每次山火扑救都历尽了艰辛。
  提起最惊险的一幕,曾月军给我们讲述了2005年发生的故事:盐源县沃底乡大圈村发生山火,火舌狂舔着一米多高的爬地松、杂灌。在扑救过程中,风向突变,熊熊烈焰卷着滚滚浓烟向参战人员扑来。熟知当地地形的曾月军知道,身后十来米是一道数十米的悬崖绝壁,如果后撤,不在悬崖边被烧死,就是摔下悬崖。凭借多年丰富的扑火经验,在这危急关头,曾月军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叫大家用湿毛巾、手套捂住口鼻,身体紧贴地面,以免被浓烟熏倒。浓烟刚过,曾月军大吼一声“冲过去”,随即一跃而起,迈开博尔特的步伐,顶着烈焰,冲出火场。30多名扑火队员紧跟在曾月军身后瞬间逃离险境,无一伤亡。
  采访中,曾月军给我们讲了一个搞笑的故事:一年冬天上山扑火,晚上大家在离火场不远的彝族山寨休整,等待扑火的最佳时段凌晨三四点。寒风刺骨,大家四下寻找御寒的物件,有人找块羊皮披上......动作稍缓的曾月军只找到一条被遗弃多时的彝族妇女裙子,那裙子又脏又破,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臭死总比冻死强”,无奈之下,曾月军将破裙裹在身上。看到曾月军怪异的装束,大家忍不住调侃起来“曾主任穿起阿咪子(彝族姑娘)的裙子,好好漂亮哦。”“安逸得很。”有人夸张地吸了几口气“味道好极了。”欢快的笑声似乎驱走了冬夜的寒冷。看到大家战前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曾月军也跟着“呵呵”笑起来。听到这里。我们感到几分心酸,我们的扑火队员野外作业条件太差了;同时更感自豪,我们的扑火勇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我们向曾月军提了几个问题,“你身为防火办主任,最担心的是什么?”
  曾月军回答“一是上火线很久火都打不熄,二是出现人员伤亡。”
  “你最苦恼的是什么?”
  “上山打火没吃的。”
  “你最高兴的是什么?”
  “火打熄了林子保住了,人都平安回来了。”
  古话道,忠孝不能两全。2006年3月正是森林防火关键时期,曾月军78岁的父亲病重,但是由于防火工作抽不开身,无暇照顾老人。直到3月17日,其父亲去世,他都还在桃子乡甲米火场上扑火,父亲临终时也未能见上一面,这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大遗憾。
  在近25年来的护林防火工作中,曾月军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他努力学习森林防火专业知识,森林消防理论,灭火技能和扑火安全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认真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积极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出谋划策。每次山火扑救中都积极带领扑火人员深入火场第一线,冲锋在前。近25年来,参加数百次山火扑救。每每盐源发生森林火灾,州县领导会问“曾月军上去没有?”当得知曾月军上去了,领导心里就有底“这事就好办了。”
  2012年林业审判庭收归地方法院,他完全可以同林业法庭其他干警一同到法院工作,县领导说,曾月军还是在防火上。热爱森林防火事业的曾月军愉快服从组织决定,继续留在护林防火岗位上与妻子谌立贞并肩作战,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19 LCJ.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  
搜索 菜单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发布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大熊猫
  • 办事服务
(归档)护林防火典型人物

男主外 女主内 夫妻合力护森林

来源:宣传中心发布日期:2012-10-08 00:00:00

  在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记者听到一段“男主外,女主内,夫妻合力护森林”的佳话。盐源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开了个夫妻店”,丈夫上山扑火,妻子在家上下联络,发送火情信息,传递上级指示。
  夫妻同在县级防火办工作,在全省不多见的,记者怀着好奇的心理前往盐源县采访这对森林防火“夫妻挡”。丈夫叫曾月军,盐源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妻子谌立贞,盐源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
  1988年,曾月军从部队退伍就到盐源县防火办工作,1992年任防火办副主任,同年兼任县林业审判庭工作,2003年,任盐源县防火办主任。1994年,曾月军与在盐源平川铁矿工作的谌立贞结婚。婚后十来年,谌立贞仍在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平川铁矿上班,曾月军带着孩子在县城。曾月军回忆起当年的日子,是又当爹又当妈。平时以林业审判庭工作人员身份下乡办案,将孩子带在身边;上山扑火,将孩子交给自己的妹妹照看。直到2000年,谌立贞调到县林业局工作,才结束这段“独角戏”。
  后来,谌立贞被安排到防火办工作,此后,盐源上演了“夫唱妻随,共降火魔”的好戏。
  2008年4月7日至4月16日,盐源县阿萨、盖租、盐塘、右所等乡连续发生森林火灾,曾月军连续转战4个火场,由于连续的奔波和极度的疲劳,4月16日晚在赶赴右所乡南天村火场途中忽然晕倒,经同行的森林公安干警救护苏醒后,大家都劝他不要到火场了,这样劳累过度,怕发生意外。看到山上猖獗的火魔,身为防火办主任的曾月军坐在地上稳了稳神,又站起身,迈着虚弱而坚毅的步伐与大家一起向火场走去。
  在扑救沙沟林场森林火灾中,由于火场道路崎岖,途中尽是乱石、泥沙。在火场往返穿越和长途跋涉后,鞋底断裂了,脚被打起了泡,磨出了血,到曾月军返回到沙沟林场场部时,双脚已鲜血淋漓,胶鞋已全部被血浸透,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此时,曾月军的妻子谌立贞正守候防火电台前,密切关注前方扑火态势。她通过防火电台收集火场信息,向上级防火指挥部报告;及时将上级防火指挥部的指令传达给前线指挥部。每每这个时候,谌立贞既关心火场动态,扑救进展;又牵挂扑火人员的安危,那里面有她钟爱的丈夫。电台通话结束以后,谌立贞都要掏出手机与丈夫说说话。几句贴心的话,让疲惫不堪的曾月军轻松不少,又精神饱满投入扑火战斗;谌立贞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如果手机打不通,性格开朗的谌立贞便闷闷不乐。为使曾月军全身心投入森林防火工作,谌立贞将孩子带在身边。森林防火期吃住在值班室,直到后来孩子到西昌一中就读。

曾月军(左)

 

谌立贞


  盐源县森林面积大,火险等级高,林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森林防火任务既艰巨又繁重,在每年的森林防火期,山火都时有发生,每次山火扑救都历尽了艰辛。
  提起最惊险的一幕,曾月军给我们讲述了2005年发生的故事:盐源县沃底乡大圈村发生山火,火舌狂舔着一米多高的爬地松、杂灌。在扑救过程中,风向突变,熊熊烈焰卷着滚滚浓烟向参战人员扑来。熟知当地地形的曾月军知道,身后十来米是一道数十米的悬崖绝壁,如果后撤,不在悬崖边被烧死,就是摔下悬崖。凭借多年丰富的扑火经验,在这危急关头,曾月军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叫大家用湿毛巾、手套捂住口鼻,身体紧贴地面,以免被浓烟熏倒。浓烟刚过,曾月军大吼一声“冲过去”,随即一跃而起,迈开博尔特的步伐,顶着烈焰,冲出火场。30多名扑火队员紧跟在曾月军身后瞬间逃离险境,无一伤亡。
  采访中,曾月军给我们讲了一个搞笑的故事:一年冬天上山扑火,晚上大家在离火场不远的彝族山寨休整,等待扑火的最佳时段凌晨三四点。寒风刺骨,大家四下寻找御寒的物件,有人找块羊皮披上......动作稍缓的曾月军只找到一条被遗弃多时的彝族妇女裙子,那裙子又脏又破,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臭死总比冻死强”,无奈之下,曾月军将破裙裹在身上。看到曾月军怪异的装束,大家忍不住调侃起来“曾主任穿起阿咪子(彝族姑娘)的裙子,好好漂亮哦。”“安逸得很。”有人夸张地吸了几口气“味道好极了。”欢快的笑声似乎驱走了冬夜的寒冷。看到大家战前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曾月军也跟着“呵呵”笑起来。听到这里。我们感到几分心酸,我们的扑火队员野外作业条件太差了;同时更感自豪,我们的扑火勇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我们向曾月军提了几个问题,“你身为防火办主任,最担心的是什么?”
  曾月军回答“一是上火线很久火都打不熄,二是出现人员伤亡。”
  “你最苦恼的是什么?”
  “上山打火没吃的。”
  “你最高兴的是什么?”
  “火打熄了林子保住了,人都平安回来了。”
  古话道,忠孝不能两全。2006年3月正是森林防火关键时期,曾月军78岁的父亲病重,但是由于防火工作抽不开身,无暇照顾老人。直到3月17日,其父亲去世,他都还在桃子乡甲米火场上扑火,父亲临终时也未能见上一面,这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大遗憾。
  在近25年来的护林防火工作中,曾月军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他努力学习森林防火专业知识,森林消防理论,灭火技能和扑火安全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认真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积极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出谋划策。每次山火扑救中都积极带领扑火人员深入火场第一线,冲锋在前。近25年来,参加数百次山火扑救。每每盐源发生森林火灾,州县领导会问“曾月军上去没有?”当得知曾月军上去了,领导心里就有底“这事就好办了。”
  2012年林业审判庭收归地方法院,他完全可以同林业法庭其他干警一同到法院工作,县领导说,曾月军还是在防火上。热爱森林防火事业的曾月军愉快服从组织决定,继续留在护林防火岗位上与妻子谌立贞并肩作战,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