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米易县防火办值班员缪成志
二十五年前 他投身森林防火事业
二十五年后 他把儿子送进森林消防队
平凡之中见忠诚
——记米易县防火办值班员缪成志
25年前,18岁的缪成志加入了米易县森林消防队,由于表现突出,被调到米易县防火办任值班员。25年后,缪成志把18岁的大儿子送进米易县森林消防队。
说起缪成志,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对他赞不绝口。从大家的评价中,一个爱岗敬业、勤奋好学,朴实善良的值班员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是最合格的值班员!”
带着好奇的心理,我们在米易县森林防火值班室里见到了缪成志,一个敦敦实实、长相憨厚的中年男子正在捣鼓对讲机。
值班室的墙上挂着一大幅米易县地图,而这张地图早就装进了缪成志的心里,成了 “活地图”。某地发生森林火灾,他能第一时间确定出该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情况,从而迅速制定出扑火处置初步方案,正因如此,每遇突发事件,他有“先处置、后汇报”的特权。“他能考虑到方方面面,有他在,我们放心。”米易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卞均说。
从1989年3月起,整个值班室便是缪成志一个人值守。凭着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热爱,勤学钻研,他从一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青年,到如今成为一个对防火法律法规、火源管理、扑火技战术、全县重要防火地段的基本情况等非常熟悉的的全能型人才。曾先后14次获得市、县政府及指挥部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
每次接电话,扫一眼电话号码,便知道是领导还是老百姓打来的。他在得知起火5分钟时便打电话询问消防队是否出发,若出发,就立马向上级准确汇报出发位置;若还没有出发,就要汇报清楚没有出发的原因。 “柔中带刚”是缪成志奉行的法宝。他说:“向打火队员传达上级指示时,尤其要考虑到他们当时的心情,会先说‘你们辛苦了’之类安抚的话,打火队员非常辛苦,如果这时我用强硬的语气说,他们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而在遭到群众的谩骂或是领导批评后,他也始终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冷静应对,对群众耐心开导,不趾高气扬;对上级摆正位置,不卑不亢。
值班室总共有4部电话,他在长期的工作经历中掌握了一项绝活,当电话同时响起,他能够左、右手同时接听电话,最多甚至可以同时接3部电话,不管是发指令、还是听诉求,都能从容应答,高效处理。电话齐响,他习惯看一下电话号码,心里有个数,再都接起来,然后一个接一个的依次应答,从而避免了因无人接听导致对方挂电话误事的情况发生。到了防火高发期,值班室电话几乎成了“114”热线,缪成志却凭着这门绝活,在汹涌交叠的电波间穿行自如。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反馈火情、卫星热点等信息,及时下达扑火命令、调度全县扑火力量,上传下达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每天汇总火灾信息并报告相关领导,收集火灾档案做好月报表,维护通讯设备等等。每年长达7个月的防火季节,每天都是他一个人重复这些工作,整整坚持了25个春秋,从未出过大的失误。
“闲暇时,我会上网和同行们交流工作上的感受和经验,大家相互鼓励、取经,他们都叫我‘值班元老’。”说到这里,缪成志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露出朴实憨厚的样子。
当问及信念是什么时,他收起了笑容,想了想,认真而坚定的说“信念就是对森林防火的执着。”
由于值班室只有他一个值班员,为了不耽误工作,对讲机、电话就连吃饭、上厕所都不离身。若是当天全县都没有火灾发生,他可以趁上午有人顶替上街买点菜,顺便活动活动筋骨,一旦有火灾发生,就只有一个人顶着。曾记得,1995年得石的羊毛岭火灾6天5夜、1995年胜利乡的白坡山大火5天4夜、2003年昔街乡杨家村火灾4天3夜……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领导指示,从未走出过值班室的门。困了就在椅子上躺一会,饿了泡碗方便面,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这样的日子不知经历过多少次。领导们灰头蓬脸从火场下来,看到缪成志眼睛凹陷,脸皮浮肿,感触地说:“山上苦,值班室也不轻松啊。”
离家不远,却难得回一趟家。25年的值班工作, 25个春节未与家人团聚,连单位的团年饭也没能去吃,当人们在除夕夜享受团年的喜庆与温暖时,他却总是独自在值班室里吃年夜饭。父母理解他,妻子理解他,要他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他牢牢记在了心上。
防火办曾招过一个年轻的值班员。新来的值班员在接电话时,慌张得说不来话,加之每天重复的工作也难免让人觉得枯燥,不到一个星期就撂挑子了,临走时还说“你让我干这个,5000元我都不干”。于是,值班室这付担还得靠缪成志一人扛着。
工资少,又没有奖金、福利,值夜班费也很低,缪成志的一些亲戚朋友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继续干这个吃力又没“钱”途的活路。25年的坚守,从一个季节性临时工转为一个常年临时工,缪成志乐观地算了一笔账,“我刚进森林消防队的时候收入才66块多,现在都有2000多块了。”对别人的不解,他总说“各有各的作为,我的工作是安心的,钱是自己合法挣来的,干好了,对得起自己。”
2008年,他在参加森林消防队组织“以劳养武”时,曾经历过一次惊险。当时,他在白凹水果基地的一棵大核桃树上摘核桃,爬到了4米多高,突然间,支撑的树枝断裂,他重重地摔倒在地,当即口吐鲜血,只觉右腕钻心的痛。被紧急送往攀枝花中心医院,确诊为右腕大骨粉碎性骨折,八级伤残。
住院半个月后,他回到了值班室,领导、同事们纷纷前来问候他,看他行动不便,都主动给予帮助。“我每天喝骨头汤养伤,都是他们帮我把骨头切好,我就只用左手把骨头倒进锅里熬就行了。”
“不想给领导添麻烦,自己能坚持就坚持。”不多言多语的他没有提出过工伤补助之类的要求。每每谈起此事,他总是念着大家对他的好,说的都是感谢。
如今,在米易月收入三四千的工作很好找,而月薪一两千防火办值班人员却面临招人难的窘境,森林消防队也同样如此。但就在今年1月,缪成志将自己18岁的大儿子龙缪送到了县消防队,儿子重叠了他的人生轨迹。缪成志说“让他磨练一下,吃点苦,知道挣钱不容易。”今年2月,在得石镇的一个打火现场,一个装有汽油机油的油桶放在火烧迹地上,地面太烫引起油桶爆炸,气浪将一旁的龙缪掀飞了5、6米远。而当时的缪成志正在值班室忙碌着,同事怕他担心,没有告诉他,所幸儿子并无大碍,平安归来后,他才得知此事。当问到对儿子这件事的感想,他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兴致勃勃得告诉我们:“领导、队友说他在队里勤快、团结人,对他评价好。发了工资,他还主动拿给我保管。”说到这里,他满脸是笑,高兴的不得了。
拿着不多的工资,干着艰苦的工作,缪成志心态平和,默默无闻,从没有提出过什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做巴适”,他用25年的无悔坚守,并动员儿子加入森林消防队的举动,书写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