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态化防火专题 > 深度观察
宜宾高县:坚持“六化”并举,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
发布日期:2023-11-27 来源:高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高县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不断加大森林防灭火工作力度。

火源管控“网格化”。依托林长制,强化森林防灭火责任机制,健全森林防灭火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落实,形成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县领导具体抓、各镇干部分片抓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县包镇、镇包村、村组包户的责任网格体系,成立13支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督查小组,靠前督导,蹲点驻防,累计督查发现问题280个,整改闭环280个。全面落实一对一监护人员,明确监护责任,全县纳入重点监控对象23005人、林缘地8993块,林区坟墓10184座,重要设施2处。

火灾防控“多元化”。建成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中心1个,森林防火视频监控28套,瞭望塔2座,实现了对重点林区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5个无人机巡飞小组每日巡航,严厉打击违规用火行为,2023年高县查处野外违规用火64起,罚款22400(其中:行政罚款2000元,收缴保证金20400元),拘留9人,有效震慑了违规野外用火行为;规范建立防火劝导点41个,推广高县劝导点APP使用,深化运用扫码导航功能,真正做到封住山、堵住车、看住人、管住火

宣传教育“多样化”。以森林防火宣传五进为抓手,通过媒体公布、发送短信、现场宣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2023年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制作固定标识标牌2100余块

巡防管控“常态化”。采取高火险林区卡口驻守防控重点区域动态巡逻的方式。联合镇、村(组)干部、生态护林员以及群众,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特殊人群,按照全天候、广覆盖、密织网的要求,坚持三不放过原则,通过管人、护点、巡线、控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防管控,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将违规野外用火及火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综合防控“专业化”。强化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210个森林火灾扑救物资库(点),落实物资补充经费364万元,配齐配足了灭火装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建强应急队伍,全县组建县级专业森林扑火队伍150人,组建镇半专业队伍15489人,群众义务扑火队伍1955299,通过以演带训加强队伍扑火技能,2023年共计演练211次。做到人员力量、运行机制、培训演练、装备建设、日常管理五到位

设施建设“标准化”。围绕打基础、抓源头、防大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从有到强、从有到优的问题,推动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3年新建森林消防蓄水池11个,修建森林防火集中焚烧区4个,新建(改扩建)森林防火通道53公里,加快推进大型综合性应急救援装备战勤保障仓库建设。

通过火源管控“网格化”、火灾防控“多元化”、宣传教育“多样化”、巡防管控“常态化”、综合防控“专业化”和设施建设“标准化”等措施,高效推进高县森林防灭火工作,今年森林火灾零发生,牢牢守住了“两个确保”底线。

当前位置:
宜宾高县:坚持“六化”并举,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
发布时间:2023-11-27 来源:高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

高县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不断加大森林防灭火工作力度。

火源管控“网格化”。依托林长制,强化森林防灭火责任机制,健全森林防灭火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落实,形成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县领导具体抓、各镇干部分片抓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县包镇、镇包村、村组包户的责任网格体系,成立13支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督查小组,靠前督导,蹲点驻防,累计督查发现问题280个,整改闭环280个。全面落实一对一监护人员,明确监护责任,全县纳入重点监控对象23005人、林缘地8993块,林区坟墓10184座,重要设施2处。

火灾防控“多元化”。建成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中心1个,森林防火视频监控28套,瞭望塔2座,实现了对重点林区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5个无人机巡飞小组每日巡航,严厉打击违规用火行为,2023年高县查处野外违规用火64起,罚款22400(其中:行政罚款2000元,收缴保证金20400元),拘留9人,有效震慑了违规野外用火行为;规范建立防火劝导点41个,推广高县劝导点APP使用,深化运用扫码导航功能,真正做到封住山、堵住车、看住人、管住火

宣传教育“多样化”。以森林防火宣传五进为抓手,通过媒体公布、发送短信、现场宣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2023年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制作固定标识标牌2100余块

巡防管控“常态化”。采取高火险林区卡口驻守防控重点区域动态巡逻的方式。联合镇、村(组)干部、生态护林员以及群众,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特殊人群,按照全天候、广覆盖、密织网的要求,坚持三不放过原则,通过管人、护点、巡线、控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防管控,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将违规野外用火及火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综合防控“专业化”。强化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210个森林火灾扑救物资库(点),落实物资补充经费364万元,配齐配足了灭火装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建强应急队伍,全县组建县级专业森林扑火队伍150人,组建镇半专业队伍15489人,群众义务扑火队伍1955299,通过以演带训加强队伍扑火技能,2023年共计演练211次。做到人员力量、运行机制、培训演练、装备建设、日常管理五到位

设施建设“标准化”。围绕打基础、抓源头、防大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从有到强、从有到优的问题,推动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3年新建森林消防蓄水池11个,修建森林防火集中焚烧区4个,新建(改扩建)森林防火通道53公里,加快推进大型综合性应急救援装备战勤保障仓库建设。

通过火源管控“网格化”、火灾防控“多元化”、宣传教育“多样化”、巡防管控“常态化”、综合防控“专业化”和设施建设“标准化”等措施,高效推进高县森林防灭火工作,今年森林火灾零发生,牢牢守住了“两个确保”底线。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