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果、花椒、茶叶等经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作物修枝、疫木、果袋等无害化焚烧与野外火源管控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雅安市坚持统筹安全与发展,因地制宜、靶向施策,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加强源头防范治理,有效破解石棉、汉源、雨城、名山等县(区)大面积经果林农事用火管控难题。
分区管控
在全市范围内对特色经济作物情况、每年经济作物修枝情况、农户修枝处置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调研,准确划出经果林的防火边界,以及防火区内经果林“火险区”290个,以村组为单位划定责任区、落实包保责任人。制定经果林农事用火管理办法,明确防火区内经果林与防火区外经果林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并面向农户进行公示。
分类处理
根据每年修枝量以及修枝直径,对经济作物修枝进行分类处理。集中烧除一批,对直径较小的修枝、疫木、果袋等,由乡镇(街道)结合森林火灾应急演练,组织农户集中烧除清理的修枝。生活储备一批,对于直径较大的修枝,由农户收置回家用于生活用柴。技术还田一批,对茶园深修剪或重修剪茶秆进行自然腐熟还田;对改种换植的老茶树使用挖掘机就地深埋腐熟还田,进行肥料化利用;对果树修枝,采用碎枝生物腐化技术还田。今年雅安市清理和烧除林下可燃物2151亩,其中80%为经果林修枝清理。
变废为宝
采用农机补贴方式,在农村合作社使用碎枝机粉碎修枝,经集中生物腐化发酵后作为肥料还田。探索碳化销售方式处理,由村集体购买树枝碳化成微粒碳,国有平台公司购买微粒碳作为蒸汽厂生产的蒸汽燃料,生产的蒸汽销售供应给工业园区相关企业,实现修枝“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