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态化防火专题 > 人物故事
身边的护林员丨马兴全:让平凡的人生在护林线上闪光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省林业工作总站、省林草宣传中心 作者:宋强、王意迦 字体:
分享到:

在川北的莽莽群山中,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石卡村层峦叠翠。这片连绵的绿海深处,一位年过半百的汉子,数年来如铆钉般扎根于此,用双脚丈量山川,用生命守护葱茏。他,就是昔日的贫困户,今日的“青山卫士”——生态护林员马兴全,从2017年受聘上岗起,他便将2961亩林地的安危,扛在了自己瘦削却无比坚实的肩头。


查看树木长势

当好森林资源的“守卫者”

清晨,当初升的阳光刚越过山脊,马兴全便背起塞着干粮和水的挎包,踏上了熟悉的山径。巡山,是他近3000个日夜的必修课。脚下的路蜿蜒曲折,他将管护的林地精心划分为4大片区,每日巡护一个片区,一走便是近20公里,归来时常常日头西斜。

“‘一看、二问、三宣传’,是我日常巡山要做的三件事。”马兴全解释道,“一看”,看林区是否有人活动,看林木是否安然无恙,看林缘路旁、输电线路下是否潜藏火患;“二问”,逢人必问来由,关注农事动火、红白喜事等用火苗头;“三宣传”,则是走村入户、张贴标语,把护林防火的法规知识,一遍遍烙印在乡亲们心头。

森林防火,是马兴全心头绷得最紧的那根弦,“火起一点星,毁林万顷顷!可不敢让它冒头。”今年清明节,祭扫高峰与火险高发期叠加,他更是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早八晚八,12小时驻守林区,寸步不离。青山裹挟着晨雾,见证着他一次次耐心劝阻:“老哥,心意到了就好,纸钱咱攒着,莫烧莫烧!”短短数日,他成功劝阻了10余起烧纸焚香的不文明祭扫行为,将星点隐患扼杀于未燃之时。

“林区就是我的家,这山上的每棵树、每根草,都像是我家的娃儿!我得护好它们。”去年,眼尖的马兴全在巡山时发现9组村民在地头焚烧秸秆,浓烟顺风飘向林缘。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制止,随后马不停蹄,联合村主任郭万军,在农事火源频发区开展了一场针对性极强的防火宣传。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以来,林区边缘再未发生一起违规农事用火。


收捡林缘可燃物

争做野生动植物的“庇护伞”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实施,石卡村的生态日益繁盛。马兴全巡山的脚步声,也常常惊起林间蹿跳的野兔、扑棱飞起的野鸡,甚至偶遇了罕见的黄麂、藏酋猴。生灵回归,本是喜事,但随之而来的偷猎威胁,又让他揪紧了心弦。

去年七月一个闷热的夏夜,巡山归来的马兴全敏锐地察觉到,对面山坡无人区有手电光束诡异地闪烁。高度的责任感令他瞬间警觉。“万军主任,有情况!”他果断拨通电话,两人摸黑潜入林区,展开地毯式搜寻。最终,他们在隐秘处发现数个碗口大小、闪着寒光的捕兽夹。

“这不仅伤害生命,更是悬在咱护林员头上的刀子啊!”事后,马兴全忧心忡忡。凭借经验和细致观察,他摸清了规律:安装兽夹多集中在春节前猎野味、玉米成熟前防害兽两个时段,位置多在巡护区几处水源地附近。“村村接壤那块水源地,是盲点,得重点盯!”他调整巡护路线,不仅加强重点时段、地点的排查,更向周边村民反复宣传法规和严重后果,用苦口婆心织密防护网。  

他对这山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如数家珍的情感。村口那棵傲然挺立、据考有着四百多年树龄的铁甲古松,更是他的心尖肉。

2019年,村里道路拓宽硬化,施工队图方便,竟要在古树旁下铲。马兴全闻讯,如护犊般冲到现场,一声大吼:“住手!”他心急火燎地拍照取证,风风火火奔向镇政府和区林业局,“那是活祖宗,砍不得!”在他力挽狂澜的奔走呼号下,道路施工方案为古树绕行,铁甲松不仅保住了命,更荣列官方保护名录。如今,那苍劲的虬枝如同石卡村的绿色图腾,承载着他守护生态根脉的无言坚守。


宣传古树故事

发掘生态价值的“探路人”

曾几何时,为了供养三个孩子读书,马兴全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生态护林员的岗位如一场及时雨,不仅带来了每年4800元的稳定劳务收入,更在他心中点燃了更炽热的火焰:如何让这片绿水青山,真正变成惠及乡亲的金山银山?

“光守是守不住的,靠山得会养山。”在日复一日的巡护之余,这个朴实的汉子开始了深邃的思考。他不仅仅满足于学习护林知识,更是自费买来专业书籍,一头扎进核桃等经济林木的种植技术里。

“试试看!”他率先在自家的林地间种下了三百多株核桃树。如今,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摇曳成林,“老马家核桃”成了小有名气的土特产。“今年的核桃,少说能卖5000块!”马兴全黝黑的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林下也不闲着,套种的天麻、黄精等中药材郁郁葱葱,又是一笔3000元以上的进账。

个人脱贫致富并未让他止步。看着乡亲们林子的空地,他主动上门,手把手传授嫁接核桃、管理果园的技术。周边20多户乡亲的门槛,他不知踏过多少遍。“老马,快来帮我瞧瞧这核桃树咋蔫了?”“好嘞!”他的技术嫁接刀,不仅连起了果木枝条,更将生态致富的希望,接进了更多乡亲们的心田。

近3000亩林地,8年无休的脚步,50余次成功化解火险,25余次制止毁林行为,10余次守护生灵,从护林员到致富带头人——马兴全的护林线,是一条平凡生命的闪光轨迹。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坚韧的执着,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以朴素的智慧,探索着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巡林路上

当前位置:
身边的护林员丨马兴全:让平凡的人生在护林线上闪光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省林业工作总站、省林草宣传中心

在川北的莽莽群山中,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石卡村层峦叠翠。这片连绵的绿海深处,一位年过半百的汉子,数年来如铆钉般扎根于此,用双脚丈量山川,用生命守护葱茏。他,就是昔日的贫困户,今日的“青山卫士”——生态护林员马兴全,从2017年受聘上岗起,他便将2961亩林地的安危,扛在了自己瘦削却无比坚实的肩头。


查看树木长势

当好森林资源的“守卫者”

清晨,当初升的阳光刚越过山脊,马兴全便背起塞着干粮和水的挎包,踏上了熟悉的山径。巡山,是他近3000个日夜的必修课。脚下的路蜿蜒曲折,他将管护的林地精心划分为4大片区,每日巡护一个片区,一走便是近20公里,归来时常常日头西斜。

“‘一看、二问、三宣传’,是我日常巡山要做的三件事。”马兴全解释道,“一看”,看林区是否有人活动,看林木是否安然无恙,看林缘路旁、输电线路下是否潜藏火患;“二问”,逢人必问来由,关注农事动火、红白喜事等用火苗头;“三宣传”,则是走村入户、张贴标语,把护林防火的法规知识,一遍遍烙印在乡亲们心头。

森林防火,是马兴全心头绷得最紧的那根弦,“火起一点星,毁林万顷顷!可不敢让它冒头。”今年清明节,祭扫高峰与火险高发期叠加,他更是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早八晚八,12小时驻守林区,寸步不离。青山裹挟着晨雾,见证着他一次次耐心劝阻:“老哥,心意到了就好,纸钱咱攒着,莫烧莫烧!”短短数日,他成功劝阻了10余起烧纸焚香的不文明祭扫行为,将星点隐患扼杀于未燃之时。

“林区就是我的家,这山上的每棵树、每根草,都像是我家的娃儿!我得护好它们。”去年,眼尖的马兴全在巡山时发现9组村民在地头焚烧秸秆,浓烟顺风飘向林缘。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制止,随后马不停蹄,联合村主任郭万军,在农事火源频发区开展了一场针对性极强的防火宣传。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以来,林区边缘再未发生一起违规农事用火。


收捡林缘可燃物

争做野生动植物的“庇护伞”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实施,石卡村的生态日益繁盛。马兴全巡山的脚步声,也常常惊起林间蹿跳的野兔、扑棱飞起的野鸡,甚至偶遇了罕见的黄麂、藏酋猴。生灵回归,本是喜事,但随之而来的偷猎威胁,又让他揪紧了心弦。

去年七月一个闷热的夏夜,巡山归来的马兴全敏锐地察觉到,对面山坡无人区有手电光束诡异地闪烁。高度的责任感令他瞬间警觉。“万军主任,有情况!”他果断拨通电话,两人摸黑潜入林区,展开地毯式搜寻。最终,他们在隐秘处发现数个碗口大小、闪着寒光的捕兽夹。

“这不仅伤害生命,更是悬在咱护林员头上的刀子啊!”事后,马兴全忧心忡忡。凭借经验和细致观察,他摸清了规律:安装兽夹多集中在春节前猎野味、玉米成熟前防害兽两个时段,位置多在巡护区几处水源地附近。“村村接壤那块水源地,是盲点,得重点盯!”他调整巡护路线,不仅加强重点时段、地点的排查,更向周边村民反复宣传法规和严重后果,用苦口婆心织密防护网。  

他对这山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如数家珍的情感。村口那棵傲然挺立、据考有着四百多年树龄的铁甲古松,更是他的心尖肉。

2019年,村里道路拓宽硬化,施工队图方便,竟要在古树旁下铲。马兴全闻讯,如护犊般冲到现场,一声大吼:“住手!”他心急火燎地拍照取证,风风火火奔向镇政府和区林业局,“那是活祖宗,砍不得!”在他力挽狂澜的奔走呼号下,道路施工方案为古树绕行,铁甲松不仅保住了命,更荣列官方保护名录。如今,那苍劲的虬枝如同石卡村的绿色图腾,承载着他守护生态根脉的无言坚守。


宣传古树故事

发掘生态价值的“探路人”

曾几何时,为了供养三个孩子读书,马兴全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生态护林员的岗位如一场及时雨,不仅带来了每年4800元的稳定劳务收入,更在他心中点燃了更炽热的火焰:如何让这片绿水青山,真正变成惠及乡亲的金山银山?

“光守是守不住的,靠山得会养山。”在日复一日的巡护之余,这个朴实的汉子开始了深邃的思考。他不仅仅满足于学习护林知识,更是自费买来专业书籍,一头扎进核桃等经济林木的种植技术里。

“试试看!”他率先在自家的林地间种下了三百多株核桃树。如今,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摇曳成林,“老马家核桃”成了小有名气的土特产。“今年的核桃,少说能卖5000块!”马兴全黝黑的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林下也不闲着,套种的天麻、黄精等中药材郁郁葱葱,又是一笔3000元以上的进账。

个人脱贫致富并未让他止步。看着乡亲们林子的空地,他主动上门,手把手传授嫁接核桃、管理果园的技术。周边20多户乡亲的门槛,他不知踏过多少遍。“老马,快来帮我瞧瞧这核桃树咋蔫了?”“好嘞!”他的技术嫁接刀,不仅连起了果木枝条,更将生态致富的希望,接进了更多乡亲们的心田。

近3000亩林地,8年无休的脚步,50余次成功化解火险,25余次制止毁林行为,10余次守护生灵,从护林员到致富带头人——马兴全的护林线,是一条平凡生命的闪光轨迹。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坚韧的执着,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以朴素的智慧,探索着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巡林路上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