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类树种作为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国家储备林树种,具有木质坚硬、材质优良的特性,且果实可食用等价值,但在规模化开发利用中仍面临良种缺乏、育苗技术不成熟的制约。省林科院用材林研究团队依托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橡树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2024YFNH0028),系统开展了多个栎类树种的资源收集、种子处理与容器育苗技术攻关,目前已取得一系列突破。
团队以1年生和2年生白栎实生幼苗为材料,设置了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及缓释肥用量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发现,1年生白栎苗生长受缓释肥用量影响显著,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影响均不显著。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和缓释肥用量对2年生白栎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和育苗成本,筛选出最佳组合混合基质,添加4kg·m−3缓释肥,10cm×15cm无纺布育苗袋做容器。该育苗方案可培养苗高大于1.2m、地径大于1.0cm的优质2年生白栎容器苗。
相关研究成果以“基质配比、容器规格与缓释肥用量对不同苗龄白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为题,发表于《四川林业科技》2025年第6期。用材林所赵惠敏为第一作者,肖兴翠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橡树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2024YFNH0028)的资助。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