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春节防火期刘宏葆赴凉山彝族自治州检查督导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自去年入冬以来,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已持续两月未降雨,平均气温居高不下,干燥度不断升高,防火形势尤为严峻。农历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三(2月11—14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宏葆率队赴凉山彝族自治州检查督导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自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凉山的消防通道建得如何、火烧迹地植被是否恢复、“熊猫护林员APP”软件使用率如何、春节期间各林区防火卡口是否正常值守……这些都是刘宏葆十分关心的问题。
农历大年三十(2月11日)下午,刘宏葆首先来到了木里县列瓦镇绵垭山上,实地检查当地输电线路沿线消防水池建设情况。为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木里县政府颁布了以“不准携带任何火源入山、不准在林区吸烟”等为主要内容的《防火期入山十五个不准》,使野外违规用火现象大幅度减少。
刘宏葆又来到木里县列瓦镇上麦地村土碉楼组一处入山卡口。一一询问当地干部和值守人员“如何进行火源管理?”“如何扫描防火二维码?”等问题。
在木里县下麦地检查站,刘宏葆向卡口值守人员拜年。他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木里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地突破性进展。刚才我看了新建的防火通道、隔离带、消防水池和卡口值守情况,都做得非常认真,很不容易。大家克服了疫情、自然灾害、海拔高、节假日等困难坚持值守,令我非常感动和感激。森林草原火灾大部分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只要能管住每一处卡口,管好每一个进山人员,就一定能够实现森林火灾可防可治的目标,所以你们的工作是最关键的。今后,我们要按照“预防为主,扑救为辅”的思路,管好各个卡口、特殊人群和重要目标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火灾。虽然木里的山大、林多、防火压力大,但有了你们的无私奉献,就一定能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翻身仗”,为全省防火工作作出示范。
2019年3月31日下午6时,时任木里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杨达瓦同志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壮烈牺牲。时至除夕,刘宏葆一行专程来到杨达瓦烈士家中,亲切看望慰问烈士遗属,并致以节日的慰问。
刘宏葆首先向遗孀黄燕、儿子洛桑多吉拜年并发放了慰问金,他关切地询问家里老人身体怎么样、孩子就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成绩如何、毕业后的打算……黄燕和洛桑多吉一一作了回答。
刘宏葆说,杨达瓦同志不仅是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和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全省林草战线干部职工的榜样和楷模。我第一次到木里检查工作时,他身上忠诚质朴的品格和踏实认真的作风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的不幸牺牲,我们感到十分悲痛,他的功绩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杨达瓦同志牺牲后,省、州、县林草主管部门都很关心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你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希望能及时反映,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将尽力予以协调解决。
在木里县项脚蒙古族乡友友坪村森林防火检查站,刘宏葆走进护林员的寝室查看护林员们的住宿条件,打开“火源收缴箱”翻看打火机收缴情况,了解护林员们对“熊猫护林员”手机APP的下载和使用情况。
正月初一(2月12日)上午,刘宏葆又驱车登上了在木里县项脚乡友友村项脚梁子,这是一处火烧迹地,地表的云南松、青冈已全部返青、发芽。他说,事实证明计划烧除是一项釜底抽薪的防火举措,可以有效解决林下可燃物堆积隐患。
去年以来,木里县整合资金并采取村民投工投劳等方式,兴建了4900余公里防火通道,明年还将再建2000公里,使全县的防火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当汽车沿着山脊上新建的防火通道行进时,刘宏葆用手机边走边拍,他感叹地说:“这简直是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当代长城”。
在木里县瓦科梁子山顶,刘宏葆检查了新建成的简易停机坪和瞭望台,查看了“熊猫护林员手机APP”软件试用情况。他指出,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各重要的制高点上安装AI摄像头,实施24小时监测和自动报警。让护林员不仅用肉眼监测,还能通过科技手段看到方圆百里的林相、火情、火势,提高预警和指挥能力。
四川省木里林业局(原木里森工局)是一家成立于1966年的州属国企,管护面积达24.2万公顷。其扑火队是一支以企业员工为主体组建的地方半专业扑火队伍。刘宏葆来到扑火队驻地,向队员们拜年,详细询问队员的待遇、平均年龄、困难和希望……
他说,木里林业局的同志们长期坚守在基层一线,为我省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企业还存在着林区大、任务重、压力大、海拔高、年龄大、待遇低、两地分居等实际困难,省、州、县林草主管部门将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也希望企业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上,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在木里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战室,刘宏葆首先查阅了全县各乡镇的整治任务完成情况,检查了“熊猫护林员手机APP”下载使用情况,观看了《绿水青山总关情——木里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汇报片》,调阅了“多点触摸三维电子沙盘可视化交互地理信息系统”,听取了县委县政府工作汇报。
他充分肯定了木里县在前期整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要动用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把护林员、视频、卫星、瞭望塔、无人机、小型基站、即报系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地方的森防系统APP要与省森防网络系统链接起来。
12日下午,刘宏葆又来到了盐源县绵垭镇防灭火物资储备仓库,他详细询问了绵垭镇幅员面积、林区面积、打火队员编制、误工补助金额、资金来源渠道和如何管好用好队伍等问题。
他说,实施林长制后,林草部门要牵头管理地方半专业打火队,进一步落实预防责任,在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火源管控、火情报告核实处置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关心大家,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改变“重打轻防”观念,真正做到“两个确保”,建立起预防体制和工作机制,杜绝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火灾。
在盐源县白乌镇宝清村护林防火卡口,刘宏葆向值守人员拜年,详细询问全村有多少人口和面积、哪些人在担任护林员、“七步检查法”如何落实、值守人员如何值班、过卡人员登记扫码方不方便、老年人如何扫码、群众是否配合检查、林区内有多少住户、每年值守时间多长等问题,并当场运用“熊猫护林员手机APP”软件试拨了卡口值守员陈直贵的电话。他要求,要尽量简化手机APP的操作程序,便于基层护林员和社会各界广泛使用。
计划烧除有利于减少火灾隐患、防止土壤板结、增加森林活力,是一项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工作。去年以来,盐源县白乌镇宝清村组织计划烧除林下可燃物8240余亩,大大消除了火灾隐患。在该烧除迹地,刘宏葆边走边问,全县一共烧除了多少亩、效果如何、如何统一指挥?当地负责同志一一作了回答。
关于当地同志对于火烧迹地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担心,刘宏葆拿出手机,现场为大家展示了木里县项脚乡火烧迹地植被发芽、返青照片。他说,通过计划烧除,变被动打火为主动防火,不仅消除了隐患而且改变了林相,是一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断推广。
在盐源县白乌镇面坝村长坪子草场,当地政府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新建了10余公里防火通道,极大地改善了扑救条件。刘宏葆强调,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要改变“重打轻防”思想,集中力量抓好火灾预防,地方半专业扑火队在清除隐患、卡口管理、宣传教育和核实处置上发挥更大作用。
正月初二(2月13日)上午,刘宏葆一行来到盐源县林草局机关,向全体干部职工拜年。他说,盐源是我省林草资源大县,在全省林草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盐源冬季气温高、旱期长、压力大,处在全省森林草原防火“上甘岭战役”的主峰上。多年来,盐源同志为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我每次来盐源都有不同的收获,专项整治期间,盐源率先提出在林区新建防火通道、隔离带等要求,省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支持森林草原防火设施建设的通知》,出台了森林草原防火设施使用林草地政策,简化了项目相关设计资料,优化了相关手续办理流程,加大了资金倾斜力度。这些都是盐源林草人在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同志们始终坚守岗位,令人非常感动,今天也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平安顺利、阖家幸福。
随后,刘宏葆一行来到了盐源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驻地,看望驻守在这里的广大官兵。他首先向大家拜年,并祝大家新年快乐。
在阳光照射下,驻地停机坪上的三架消防直升机显得熠熠生辉。
刘宏葆走上前去,与机组人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飞机型号、飞行速度、高度、载水量、续航时间、售价、货舱容量等问题。在听完机组人员的汇报后,他亲自打开机门,仔细查看了机舱内的各种仪表和操控装置。他表示,盐源县所配备的防灭火装备是全省县级队伍中最好的,衷心感谢县委县政府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在盐源县小高山林区入山卡口,刘宏葆向护林员马光明询问了《防火令》张贴、值班人数、排班情况、检查内容、夜间是否寒冷等情况,随后又走入值班室内查看了值班人员的被褥厚薄。现场指导青天铺村支部副书记沙国忠同志使用“熊猫护林员手机APP”。
他说,手机APP操作系统的成败与否在于护林员是否愿意使用,要建立一套简单、开放的操作系统,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使用。只有把卫星、护林员、视频等多种手段结合,让各种渠道的监测信息相互共享,才能便于护林员及时核实、处置火情,有助于指挥扑救和群众逃生。生态护林员必须做到人人下载和使用“熊猫护林员APP”,同时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使用,坚决杜绝“两个重大”。
当得知小高山林区的防火通道是当地政府协调中国华电共同兴建的,刘宏葆十分高兴。他说,要把消防水池、隔离带和防火通道建设与企业发展、群众出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历史上很多森林火灾都是由电线短路造成的,要协调电力部门加大对林区输电线路的检查梳理,彻底消除火灾隐患。省林草局将与各森林防火重点县合作,结合防火通道建设、产业发展、储备林建设等工程,因地制宜改造树种,减少隐患。还将对重点县加大帮扶力度,为每个重点县配备一个华为WBIMOIDEAHUBO165落地支架、一套华为IdeaHubs65会议电视终端,实现火场信息互联互通。希望盐源县委县政府继续支持林业三支队伍建设,推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德昌县傈僳族半专业扑火队驻地,刘宏葆向全体队员拜年,并祝大家新年快乐。在与打火队员们一一握手时,他抚摸着队员手上的老茧,深情地说:“这是你们平时刻苦训练最好的见证。”
刘宏葆认真询问了队员的姓名、年龄、工龄、工作内容等情况,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注重预防和巡护。还现场观看了队员们使用油锯、水泵、高压水枪等科目演练。
他说,德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春节期间做到了“万里无烟,全县无炮”,改变了群众用火陋习,值得在全省推广。德昌县“以预防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完全正确,要大力倡导“平时重在防,战时不能慌。”各级指战员进入火场后要从容应对,实事求是,科学扑救。德昌傈僳族扑火队是一支十分优秀的队伍,多年来屡建奇功,你们真正把习总书记“以人为本”的指示落实到位。
在德昌县凤凰阁公园和仓圣宫,刘宏葆认真检查了森林防火知识“进景区”、“进寺庙”情况,当他看到凤凰阁对面螺髻山上的计划烧除迹地时说,计划烧除有利于生态保护,必须长期坚持,保证人员安全。
在随后的座谈中,刘宏葆观看了《德昌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情况汇报PPT》,认真听取了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他表示,德昌县委县政府在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过程中思想解放,思路正确,工作主动,核心坚强,情况熟悉,投入很大,工作超前,预防细致,建立起了森林防火的“铜墙铁壁”,网络监控和数字化建设也走在了全省前列。真正体现了“预防为主”。德昌县克服人口密集、平均温度高、防火压力大、经费紧张等困难,每年把财政收入的1%用于森林防火,专项整治期间投入1个多亿。创造性提出“一岗多责、一案多查”,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员在防火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倒查机制。充分运用学生这个载体和纽带,创新思路,结合班主任、年级组长、副校长、校长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到位,值得大力推广。省局将抓好典型树立,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各县向防火榜样看齐。
下一步,省局将租赁先进的防火无人机帮助各地抓好防火工作,尽量满足德昌等重点县的用机需求,形成“总体战,一盘棋”。防火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林下可燃物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要努力把地方防火队伍稳定下来,从基层实际出发,总结提炼工作经验,集思广益,形成长效机制。要把“防”字放到首位,建立完善预警即报系统,通过“科技+人”手段实现火场指挥“整体掌握局部,局部了解整体”。
德昌县是省局的蹲点县,要在“以水灭火,以火攻火”上认真探索,对2021年的计划烧除任务要做到“早计划,早通知”,科学制定起止时间。要加大对原有人工飞播林的改造力度,通过政策引导群众建设经果林、混交林和景观林,把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
在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中,德昌县始终秉持“党委重视、全民参与、资金充足”三大要素,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制度,加以推广。省局愿意与德昌合作,通过改革解决森林草原防火的根本问题,把德昌建成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县。
同时,刘宏葆还介绍了机构改革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体制机制运行情况。
正月初三(2月14日)上午,刘宏葆一行来到某重点基地检查督导森林防火工作。他首先听取了消防通道和消防蓄水池建设情况汇报,观看了消防栓送水演示。详细询问了“5432”方案内容、扑火队伍人员组成、“四道防线”部署情况、周边林区主要树种、简易停机坪起降能力等情况。
他说,该基地是我省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希望县委县政府加大林相改造力度,种植彩林、景观林、经果林、花卉和常绿草,减少火灾隐患,促进经济发展。要主动对接大型文旅企业,探索生态旅游之路。变紧张为景观,为大山穿靴戴帽。要结合储备林建设,改造易燃树种和林相,让防火见实效、群众得实惠。
木里、盐源、德昌、冕宁县委县政府和州林草局主要负责人陪同检查,局防火处、预警中心、办公室、宣传中心、长江局相关同志陪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