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宝大熊猫 > 图文信息
中国卧龙,以保护大熊猫为名
发布日期:2019-04-02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中国卧龙,以保护大熊猫为名
——开创大熊猫保护管理与科研事业40年纪实






  150年前的4月1日,大熊猫在四川被科学发现并命名,这隐匿在深山里的神秘物种,一跃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动物。其憨态可掬的模样激发了人们保护它的热情和愿望。110年后,全面系统性的大熊猫科学研究在卧龙落地生根,这方20万公顷的土地,以保护大熊猫成就之名,其坐标被醒目标注在世界地图上,为世人所熟知。转眼40年,作为旗舰物种的代表,保护大熊猫意义实际已远超物种本身,大熊猫已然成为最具辨识度的中国符号,全球自然保护的象征,卧龙已是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科研保护重地, 世界生物学家向往的圣地。

  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五一棚”在四川卧龙建立,以此为起点,中外科学家齐聚这里开始了最早的大熊猫观测研究,中国由此开辟了大熊猫保护的新模式,开启了领航世界的大熊猫科研。此后无数研究者从这里出发,大熊猫保护研究的薪火从邛崃山系的中心----卧龙向外扩散,蔓延到岷山山系、凉山山系、大小相岭山系、秦岭山系,星星之火点亮了所有分布有大熊猫的区域。

  40年的大熊猫保护发展史是一部创业史,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的缩影。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为大熊猫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不断开拓创新,从野外追踪研究到人工圈养繁育,从野化放归到栖息地保护监测野外及个体精细化管理,我们认知大熊猫,饲养和繁育大熊猫,大熊猫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不断壮大……这一切都浓缩在卧龙发展史里,卧龙始终领跑着世界保护大熊猫事业。

最具权威的基础性研究
保护科研先驱者,追踪和监测大熊猫

  横断山峡谷最深切割的地方,邛崃山系中心的卧龙,是中国最难科考的野外调查地之一。3月, 牛头山海拔2500多米,冷箭竹和拐棍竹交接处,一块开阔而比邻水源的地方,一群穿着军绿胶鞋,背着帐篷、被褥和锅碗瓢盆的人决定在此处安营扎寨,他们用几根木桩固定搭建起了棚子,并很快的挖出了从水源到营地的51步台阶,“五一棚”由此得名。这是胡锦矗带领的大熊猫保护科研的先驱者们。

  风餐露宿,爬冰卧雪,趟过齐腰深的西河水,遭遇迷路和粮食用尽的困境,饱受严寒,蛇虫叮咬。他们用长达8年时间,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建立了7条观测线路,对野生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进行追踪,并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大熊猫的活动规律进行观察,获得了大量有关大熊猫生物学的第一手材料。他们测量留在密林中的大熊猫的足迹、粪便,统计大熊猫吃过的竹子,收集熊猫粪便,称量后进行分析,借此搜集野外大熊猫种群现状、栖息地情况资料,而无线电颈圈来定位跟踪技术,则提供清晰的大熊猫取食、发情、求偶、生育、病理等行为和生活习性方面的数据。这是首次对大熊猫生物学、生态学、种群、繁殖等多项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性研究。中外科学家在这里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世界上有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卧龙在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和科研事业的核心地位。





  出版于1985年,由胡锦矗和乔治·夏勒联合编著的《卧龙的大熊猫》,首次揭秘了大熊猫在密林里的“隐士”生活,展示了中外合作研究野生大熊猫生物生态学方面的初步成果,引起世界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这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习性的著作,至今仍是最具权威性的大熊猫保护科研基础资料。成熟的大熊猫研究技术和宝贵的野生大熊猫观察资料以及那些中外专家对于研究工作的态度和精神,一直贯穿于今天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中。如今的 “五一棚”,仍是国内外研究大熊猫及伴生动物野外生态学专家向往的科研基地。新建后的观测站,常年驻扎着10多位野外观测巡视队员,配备了远红外相机、GPS定位系统、电脑等现代工作设备。

全球最大的野化培训基地
攻克三难问题,拥有全球最多的圈养熊猫

  1980年,中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为拯救大熊猫,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通过迁地保护,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实施人工圈养繁育,人工野化培训提高圈养熊猫的野外生存技能,最终将人工繁殖的大熊猫个体放归大自然繁衍,以期物种的永久保存。随着国家启动“1991年度至1994年度卧龙大熊猫繁殖攻关”计划,张和民带领的一支技术过硬、勇于探索的优秀大熊猫科技队伍,几经艰辛,率先攻克了圈养大熊猫繁殖领域“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世界性难题,创新了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建立了大熊猫饲养繁育理论体系,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结构最合理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实现了圈养大熊猫种群的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每年都有不少大熊猫宝宝降生,满足公众教育学习和科研合作交流。




  圈养繁殖大熊猫不是保护大熊猫的终极目的,要保护这一物种,最终要回到野生大熊猫中去。为了让圈养大熊猫独立走向野外,回归大自然,在卧龙开展的大熊猫野外培训进行了十多年年,实现了大熊猫从野外到圈养、再从圈养返回自然的新跨越,有名的大熊猫“淘淘”“张想”都是圈养后回归森林的大熊猫。放归自然补充种群,增加种群的遗传性,这是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小种群长期存续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参与野化培训的熊猫全部来自于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毕业的11只大熊猫,成功放归9只。
    
全国最大规模野外专业科考队
大熊猫栖息地动态监测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地形复杂的横断山大部分地区曾躲过冰川的侵袭,是著名的“动植物避难所”,又因这里地处横断山脉北部,是南北生物的“交换走廊”,卧龙成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区内植被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 保留着大量的古老孑遗物种和特有物种,卧龙还是整个东洋界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地方,“雪山之王”雪豹分布的最东南缘。被誉为“世界难得的广谱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大量物种在大熊猫的伞保护效应下得以有效保护。
  40年的大熊猫保护,让这片保护区的保护者训练有素,坚韧而专业。一年有两百多天呆都在野外,担负着巡护和科研工作。目前,100多位野外观测巡护队员,参与了98条大熊猫监测与巡护样线。除配备了远红外相机、还有GPS定位系统、相机、电脑、望远镜等现代工作设备,保护工作者,在这里完善了大熊猫栖息地监测体系,为野生大熊猫建立基于DNA信息的个体识别系统和数据库,开创了野生大熊猫的精细化管理。





  据第四次大熊猫野外调查数据显示,卧龙有138只野生大熊猫生活在,约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0%。2016年,保护区开展比四调更全面更深入的野生大熊猫动态监测和DNA识别,显示卧龙有142只大熊猫,加上百分之七的幼崽数量,区内大熊猫达149只,大熊猫数量达到空前水平。2018年,开始的新一轮大规模调查,采集大熊猫新鲜粪便,涉及大熊猫1032平方公里面积的潜在栖息地和栖息地,共布设每2平方公里为一个调查网格,516个,现日前已完成5分之4,收集到野生大熊猫(10天以内)样品183份,还在等待大熊猫分布核心区域的数据回传。DNA个体识别建档技术,近两年已趋于成熟,相对于之前广泛运用的竹咬节法识别个体,更准确和精细,卧龙也是首个对全区范围野生大熊猫新鲜粪便进行DNA个体识别和性别建档的保护区。为熊猫作档案调查,为其编户口,运用最先进的手段,进一步掌握了空间分布及时间节律。
  据相关专家介绍,将所收集到的熊猫新鲜粪便等可提取DNA的材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卧龙野生大熊猫DNA档案,而且可通过分子水平分析进行个体识别,进而确定同一只个体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活动范围的动态变化,了解种群扩散机制、划定巢域。将宏观监测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获得野生大熊猫活动长期、精确的监测数据,将卧龙大熊猫监测提升到分子水平。确定野生大熊猫群体的个体数量、性别比例,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子鉴定和种群遗传结构评估等,为野化放归个体的选择提供指导。





  以保护大熊猫为名,卧龙承袭了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发源地的传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栖息地得以完整保护。以卧龙为核心区域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足以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的充分肯定。2017年,调查发现在132平方公里雪豹栖息地里,至少生存了26只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一母带三崽的影像在国内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点击率。2018年,金钱豹的回归,为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为保护事业增添更大的动力,这些力证了保护科研在卧龙取得了实效。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段兆刚对卧龙未来发展定位是,在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卧龙将始终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高举科学研究的大旗、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卧龙将以大熊猫+雪豹的双旗舰物种地、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理想地、拥有稳生态系统健康的大熊猫栖息地、山地雪豹种群核心地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一个资源优势明显、善于统筹整合、保护卓有成效、具有世界眼光的卧龙。

  


当前位置:
中国卧龙,以保护大熊猫为名
发布时间:2019-04-02 来源:

    
 


中国卧龙,以保护大熊猫为名
——开创大熊猫保护管理与科研事业40年纪实






  150年前的4月1日,大熊猫在四川被科学发现并命名,这隐匿在深山里的神秘物种,一跃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动物。其憨态可掬的模样激发了人们保护它的热情和愿望。110年后,全面系统性的大熊猫科学研究在卧龙落地生根,这方20万公顷的土地,以保护大熊猫成就之名,其坐标被醒目标注在世界地图上,为世人所熟知。转眼40年,作为旗舰物种的代表,保护大熊猫意义实际已远超物种本身,大熊猫已然成为最具辨识度的中国符号,全球自然保护的象征,卧龙已是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科研保护重地, 世界生物学家向往的圣地。

  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五一棚”在四川卧龙建立,以此为起点,中外科学家齐聚这里开始了最早的大熊猫观测研究,中国由此开辟了大熊猫保护的新模式,开启了领航世界的大熊猫科研。此后无数研究者从这里出发,大熊猫保护研究的薪火从邛崃山系的中心----卧龙向外扩散,蔓延到岷山山系、凉山山系、大小相岭山系、秦岭山系,星星之火点亮了所有分布有大熊猫的区域。

  40年的大熊猫保护发展史是一部创业史,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的缩影。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为大熊猫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不断开拓创新,从野外追踪研究到人工圈养繁育,从野化放归到栖息地保护监测野外及个体精细化管理,我们认知大熊猫,饲养和繁育大熊猫,大熊猫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不断壮大……这一切都浓缩在卧龙发展史里,卧龙始终领跑着世界保护大熊猫事业。

最具权威的基础性研究
保护科研先驱者,追踪和监测大熊猫

  横断山峡谷最深切割的地方,邛崃山系中心的卧龙,是中国最难科考的野外调查地之一。3月, 牛头山海拔2500多米,冷箭竹和拐棍竹交接处,一块开阔而比邻水源的地方,一群穿着军绿胶鞋,背着帐篷、被褥和锅碗瓢盆的人决定在此处安营扎寨,他们用几根木桩固定搭建起了棚子,并很快的挖出了从水源到营地的51步台阶,“五一棚”由此得名。这是胡锦矗带领的大熊猫保护科研的先驱者们。

  风餐露宿,爬冰卧雪,趟过齐腰深的西河水,遭遇迷路和粮食用尽的困境,饱受严寒,蛇虫叮咬。他们用长达8年时间,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建立了7条观测线路,对野生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进行追踪,并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大熊猫的活动规律进行观察,获得了大量有关大熊猫生物学的第一手材料。他们测量留在密林中的大熊猫的足迹、粪便,统计大熊猫吃过的竹子,收集熊猫粪便,称量后进行分析,借此搜集野外大熊猫种群现状、栖息地情况资料,而无线电颈圈来定位跟踪技术,则提供清晰的大熊猫取食、发情、求偶、生育、病理等行为和生活习性方面的数据。这是首次对大熊猫生物学、生态学、种群、繁殖等多项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性研究。中外科学家在这里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世界上有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卧龙在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和科研事业的核心地位。





  出版于1985年,由胡锦矗和乔治·夏勒联合编著的《卧龙的大熊猫》,首次揭秘了大熊猫在密林里的“隐士”生活,展示了中外合作研究野生大熊猫生物生态学方面的初步成果,引起世界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这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习性的著作,至今仍是最具权威性的大熊猫保护科研基础资料。成熟的大熊猫研究技术和宝贵的野生大熊猫观察资料以及那些中外专家对于研究工作的态度和精神,一直贯穿于今天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中。如今的 “五一棚”,仍是国内外研究大熊猫及伴生动物野外生态学专家向往的科研基地。新建后的观测站,常年驻扎着10多位野外观测巡视队员,配备了远红外相机、GPS定位系统、电脑等现代工作设备。

全球最大的野化培训基地
攻克三难问题,拥有全球最多的圈养熊猫

  1980年,中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为拯救大熊猫,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通过迁地保护,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实施人工圈养繁育,人工野化培训提高圈养熊猫的野外生存技能,最终将人工繁殖的大熊猫个体放归大自然繁衍,以期物种的永久保存。随着国家启动“1991年度至1994年度卧龙大熊猫繁殖攻关”计划,张和民带领的一支技术过硬、勇于探索的优秀大熊猫科技队伍,几经艰辛,率先攻克了圈养大熊猫繁殖领域“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世界性难题,创新了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建立了大熊猫饲养繁育理论体系,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结构最合理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实现了圈养大熊猫种群的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每年都有不少大熊猫宝宝降生,满足公众教育学习和科研合作交流。




  圈养繁殖大熊猫不是保护大熊猫的终极目的,要保护这一物种,最终要回到野生大熊猫中去。为了让圈养大熊猫独立走向野外,回归大自然,在卧龙开展的大熊猫野外培训进行了十多年年,实现了大熊猫从野外到圈养、再从圈养返回自然的新跨越,有名的大熊猫“淘淘”“张想”都是圈养后回归森林的大熊猫。放归自然补充种群,增加种群的遗传性,这是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小种群长期存续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参与野化培训的熊猫全部来自于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毕业的11只大熊猫,成功放归9只。
    
全国最大规模野外专业科考队
大熊猫栖息地动态监测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地形复杂的横断山大部分地区曾躲过冰川的侵袭,是著名的“动植物避难所”,又因这里地处横断山脉北部,是南北生物的“交换走廊”,卧龙成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区内植被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 保留着大量的古老孑遗物种和特有物种,卧龙还是整个东洋界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地方,“雪山之王”雪豹分布的最东南缘。被誉为“世界难得的广谱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大量物种在大熊猫的伞保护效应下得以有效保护。
  40年的大熊猫保护,让这片保护区的保护者训练有素,坚韧而专业。一年有两百多天呆都在野外,担负着巡护和科研工作。目前,100多位野外观测巡护队员,参与了98条大熊猫监测与巡护样线。除配备了远红外相机、还有GPS定位系统、相机、电脑、望远镜等现代工作设备,保护工作者,在这里完善了大熊猫栖息地监测体系,为野生大熊猫建立基于DNA信息的个体识别系统和数据库,开创了野生大熊猫的精细化管理。





  据第四次大熊猫野外调查数据显示,卧龙有138只野生大熊猫生活在,约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0%。2016年,保护区开展比四调更全面更深入的野生大熊猫动态监测和DNA识别,显示卧龙有142只大熊猫,加上百分之七的幼崽数量,区内大熊猫达149只,大熊猫数量达到空前水平。2018年,开始的新一轮大规模调查,采集大熊猫新鲜粪便,涉及大熊猫1032平方公里面积的潜在栖息地和栖息地,共布设每2平方公里为一个调查网格,516个,现日前已完成5分之4,收集到野生大熊猫(10天以内)样品183份,还在等待大熊猫分布核心区域的数据回传。DNA个体识别建档技术,近两年已趋于成熟,相对于之前广泛运用的竹咬节法识别个体,更准确和精细,卧龙也是首个对全区范围野生大熊猫新鲜粪便进行DNA个体识别和性别建档的保护区。为熊猫作档案调查,为其编户口,运用最先进的手段,进一步掌握了空间分布及时间节律。
  据相关专家介绍,将所收集到的熊猫新鲜粪便等可提取DNA的材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卧龙野生大熊猫DNA档案,而且可通过分子水平分析进行个体识别,进而确定同一只个体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活动范围的动态变化,了解种群扩散机制、划定巢域。将宏观监测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获得野生大熊猫活动长期、精确的监测数据,将卧龙大熊猫监测提升到分子水平。确定野生大熊猫群体的个体数量、性别比例,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子鉴定和种群遗传结构评估等,为野化放归个体的选择提供指导。





  以保护大熊猫为名,卧龙承袭了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发源地的传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栖息地得以完整保护。以卧龙为核心区域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足以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的充分肯定。2017年,调查发现在132平方公里雪豹栖息地里,至少生存了26只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一母带三崽的影像在国内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点击率。2018年,金钱豹的回归,为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为保护事业增添更大的动力,这些力证了保护科研在卧龙取得了实效。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段兆刚对卧龙未来发展定位是,在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卧龙将始终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高举科学研究的大旗、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卧龙将以大熊猫+雪豹的双旗舰物种地、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理想地、拥有稳生态系统健康的大熊猫栖息地、山地雪豹种群核心地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一个资源优势明显、善于统筹整合、保护卓有成效、具有世界眼光的卧龙。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