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市县动态
遂宁:以林为笔,绘绿生金
发布日期:2025-09-19 来源:遂宁市林业局 作者:杨戈 字体:
分享到:

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着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示范市,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筑牢生态基底,精描绿色画卷。一是严格管护森林资源。高质量完成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扎实开展“效率革命行动”,推行“莲里时光”涉林审批服务机制,建立林地定额保障分级分类项目库,完善古树保险机制,在全省首次完成古树第三责任险理赔,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二是实施重点区域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围绕涪江干流生态湿地,开展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景观改善为主的岸线绿化工程,以涪江、梓江、郪江、琼江等水系为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廊道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升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今年以来,已完成营造林6.8万亩。三是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提升行动。统筹开展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遂宁”为主题的“线下+线上”义务植树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古树公园、竹影步道、观鸟平台等,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在自家庭院内进行绿化美化和彩化,推广优良乡土树种。

提升森林质量,增色生态图景。一是围绕商品林全域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编制发布《遂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助推“森林四库”建设规划(2025—2035年)》,构建起“7+20+1”的总体布局,推动“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必须有大径级木材培育,兼顾有工业原料林、有景观林、有经济林及有林下种养,推进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盘活商品林64万亩,累计投资13.3亿元,建成国家储备林项目示范基地6个,开展“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村建设10个。二是实施公益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工程。严格执行调出补进规定和程序,加强对公益林的动态监督管理。积极申报森林修复项目3万亩,进一步提升国有公益林质量,加大中幼龄公益林抚育力度,推动低质低效林改造。

创新价值转化,添彩富民新章。一是培育壮大现代林业产业。编制《川中丘陵四市“天府森林粮库”(遂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力招引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集中林业生产要素,推进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推广优势特色林粮品种。适度发展林下养殖,扩大林下轮养、林下放养和种养循环等规模。上半年,全市林业一产产值同比增加13.6%。二是创新开发林草碳汇。创新推动“林长+检察长”生态修复司法示范基地建设,鼓励违法主体购买碳汇履行刑事司法、行政处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法定和社会责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林草碳汇的金融产品。

当前位置:
遂宁:以林为笔,绘绿生金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遂宁市林业局

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着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示范市,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筑牢生态基底,精描绿色画卷。一是严格管护森林资源。高质量完成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扎实开展“效率革命行动”,推行“莲里时光”涉林审批服务机制,建立林地定额保障分级分类项目库,完善古树保险机制,在全省首次完成古树第三责任险理赔,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二是实施重点区域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围绕涪江干流生态湿地,开展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景观改善为主的岸线绿化工程,以涪江、梓江、郪江、琼江等水系为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廊道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升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今年以来,已完成营造林6.8万亩。三是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提升行动。统筹开展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遂宁”为主题的“线下+线上”义务植树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古树公园、竹影步道、观鸟平台等,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在自家庭院内进行绿化美化和彩化,推广优良乡土树种。

提升森林质量,增色生态图景。一是围绕商品林全域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编制发布《遂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助推“森林四库”建设规划(2025—2035年)》,构建起“7+20+1”的总体布局,推动“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必须有大径级木材培育,兼顾有工业原料林、有景观林、有经济林及有林下种养,推进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盘活商品林64万亩,累计投资13.3亿元,建成国家储备林项目示范基地6个,开展“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村建设10个。二是实施公益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工程。严格执行调出补进规定和程序,加强对公益林的动态监督管理。积极申报森林修复项目3万亩,进一步提升国有公益林质量,加大中幼龄公益林抚育力度,推动低质低效林改造。

创新价值转化,添彩富民新章。一是培育壮大现代林业产业。编制《川中丘陵四市“天府森林粮库”(遂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力招引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集中林业生产要素,推进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推广优势特色林粮品种。适度发展林下养殖,扩大林下轮养、林下放养和种养循环等规模。上半年,全市林业一产产值同比增加13.6%。二是创新开发林草碳汇。创新推动“林长+检察长”生态修复司法示范基地建设,鼓励违法主体购买碳汇履行刑事司法、行政处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法定和社会责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林草碳汇的金融产品。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