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以国土绿化绘就生态底色,以国家储备林开拓转化路径,以资源管护守护绿色根基,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家底”,奋力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金色未来”。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厚植“绿色家底”。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国土绿化项目。成功争取到中央财政国土绿化退化林修复项目和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10.5万亩,资金7433万元。组织各地科学编制国土项目作业设计,抢抓有利营造林作业时机,全面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和退化林修复等项目。二是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以“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遂宁”为主题的市级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各级联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开展现场植树30余场次。推进“植绿遂宁·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通过线上游览遂宁古树,线下古树研学等活动弘扬古树文化,吸引8万人次参与。三是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结合新颁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展古树名木宣传进机关、社区、校园等活动10余场次。在全省首次完成古树第三者责任险理赔。
全域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推动“林下生金”。一是进一步完善“市统筹、县实施”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市级工作专班,加强项目调度、技术指导、资金监管。与农发行遂宁分行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不定期收集实物量形成和资金使用情况。二是编制全市储备林统一规划。印发《遂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助推“森林四库”建设规划》,聚焦“森林四库”建设和“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实施7大工程,高水平建成“成渝中部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示范市。三是全力推动项目实施。通过发布市林长令、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市政协调研督促、市政府专题会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和目标绩效管理、林长制“两书一函”机制等方式全力调度项目建设。全市储备林项目累计流转林地10.09万亩,完成营造林9.5万亩、项目清理评价9个。2025年5月13日,央视新闻频道以《发展林下经济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菌”》为题,宣传报道遂宁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增添“绿色动能”。一是完成全市林草湿荒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市级质量抽查,并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上报市级审查意见,顺利通过省普查办组织的专家评审。二是扎实开展林草执法图斑自查。完成2024年第二批次下发图斑县级自查与市级审查,开展违法案件查处整改。配合省林草局对18个林草综合监测样地开展调查工作。三是夯实资源管理基础数据。持续优化公益林结构,严格执行调出补进规定和程序,加强对公益林的动态监督管理,完成蓬溪、安居2025年拟调整公益林市级审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