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市县动态
甘孜州天然林保护修复惠民实践——从生态补偿到绿色增收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甘孜州林草局  作者:李旭琴 字体:
分享到:

甘孜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深入践行森林“四库”生态理念,高质量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探索出高寒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通过非国有林生态效益保护补偿、落实生态护林员选聘、开展森林修复项目等举措,实现了经济增收、社会稳岗、生态修复的多赢局面,成为川西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典范。

一是精准补偿促增收。自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以来,甘孜州常态化管护天然林资源,累计落实非国有林生态效益保护补偿补助资金超47.7亿元,补偿标准逐步提高至每亩16元,覆盖全州18个县(市),2024年惠及农牧民75万余人,直接带动农牧户年均增收2300余元。二是绿色岗位稳就业。按照《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选聘条件、选聘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2016年以来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5万余名,累计发放补偿金9.9亿余元,2024年20815名生态护林员人均增收5800元。三是林海攻坚结硕果。通过重点区域实施“双重”等修复项目,持续巩固提升国土绿化。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2.3万亩,封山育林112.67万亩,森林抚育422.6万亩,深化“生态建设+民生增收”协同机制,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实现生态治理与群众增收协同推进。

当前位置:
甘孜州天然林保护修复惠民实践——从生态补偿到绿色增收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甘孜州林草局 

甘孜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深入践行森林“四库”生态理念,高质量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探索出高寒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通过非国有林生态效益保护补偿、落实生态护林员选聘、开展森林修复项目等举措,实现了经济增收、社会稳岗、生态修复的多赢局面,成为川西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典范。

一是精准补偿促增收。自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以来,甘孜州常态化管护天然林资源,累计落实非国有林生态效益保护补偿补助资金超47.7亿元,补偿标准逐步提高至每亩16元,覆盖全州18个县(市),2024年惠及农牧民75万余人,直接带动农牧户年均增收2300余元。二是绿色岗位稳就业。按照《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选聘条件、选聘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2016年以来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5万余名,累计发放补偿金9.9亿余元,2024年20815名生态护林员人均增收5800元。三是林海攻坚结硕果。通过重点区域实施“双重”等修复项目,持续巩固提升国土绿化。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2.3万亩,封山育林112.67万亩,森林抚育422.6万亩,深化“生态建设+民生增收”协同机制,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实现生态治理与群众增收协同推进。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