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达州市大竹县针对竹产业发展林内竹材运输难的突出问题,创新运用无人机吊运竹材,搭建起一条“空中运输通道”,让深山竹材运输高效不再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力量。
在铜锣山深处的大竹县团坝镇白茶村,无人机操作员熟练地操控着控制器,无人机平稳升空,下方悬挂着成捆的竹子,宛如空中“大力士”,沿着规划航线穿梭山林,将竹子从深山运往公路边。
据达州鑫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场技术人员周兴鑫介绍,无人机可以悬停,可以垂直起降,不受地形地貌影响,可以在山间灵活飞行。现在吊运的地方,垂直落差80米,吊运一次只需要30秒,是人工搬运的30倍。无人机单次吊运可达160斤,一天就能吊运约10多吨竹材。
“从竹林到公路虽然垂直落差仅80米,但人工搬运却需要绕行3里路,一趟就得花费半个多小时,运输难、成本高、工效低。过去,村民砍的竹子用人工肩扛背驮,费力费时不挣钱,村民培育发展竹林没有积极性。”正在砍伐竹子的白茶村村民蔡新合深有感触地说。
大竹县因竹多竹大而得名,现有竹林面积达43.9万亩,总蓄积量近129万吨。如何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摆在新时期大竹林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
“从2023年起,大竹县抢占‘以竹代塑’、林下经济新赛道,大力推进竹资源培育倍增、产业能级跃升、文旅融合提升、科创赋能引领、应用推广示范等‘五大行动’,加快‘以竹代塑’园区发展,已建成10万吨竹基新材料生产线。”大竹县林业局负责人说道。如今,运用无人机运输,成功解决竹材下山难题,预计今年竹材销售量将比往年增加10万吨,满足了加工企业原材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