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四川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专家调研咨询活动在宜宾举行。曹福亮、印遇龙、蒋剑春、张佳宝、杜官本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汪阳东研究员等14位国内顶尖的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土壤学专家参加活动,以现场答疑和座谈咨询相结合的形式,为全省“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精准把脉、建言献策,助力宜宾在四川建设全国“森林四库”示范省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24日,院士(专家)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高县庆岭镇“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基地,听汇报、看创新、问“堵点”、诊难题,针对基层实际问题释疑解惑、切脉开方。专家组指出,宜宾竹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产业基础扎实,要在生态竹林培育、竹材加工技术创新、竹产品研发、竹林碳汇开发、科技创新及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深耕细作,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竹产业升级。专家们表示,宜宾林下产业潜力很大,应加大科技赋能,实施林地多种复合经营,加快林下经济多样化发展;同时要重视补足二产短板,大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破解林农“增产不增收”难题,让森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25日下午,在现场咨询活动中,专家组站在生态文明建设高度,为四川省及宜宾市“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专家组表示,“森林四库”建设首先要摸清家底资源,规划先行、多方联动,才能明确未来发展路径;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要秉持“大食物观”,加强药食同源研究,推动林竹、林药食品发展;要加大科技赋能,实施林地多类型复合经营,加快林下经济多样化发展;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意见建议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四川深化“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提出理论支撑、智力支持与实践路径。
在现场答疑环节,专家们对于“四川能否像广西一样发展桉树产业?”“下一步‘以竹代塑’将向哪些领域发展?”“药食兼用的珍稀菌种‘油樟芝’发展前景?”等科研和基层单位提出的产业发展咨询问题给出了解答及相关建议,有效提升了基层林业部门和林业企业的发展信心。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领导和相关处室、宜宾市政府领导、全省各市(州)林草主管部门、宜宾市直部门及区(县)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宜宾市林业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