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联合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共同开展“益起净山野,留步不留塑”公益科普活动,来自成都及周边地区的20余名青年环保爱好者走进龙池区域,开展垃圾“清山”行动,用脚步丈量生态之美,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清晨,青年们在植物专家朱大海的带领下走进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朱大海指着不同品种的杜鹃花介绍:“高山杜鹃不仅是景观植物,更是生态系统的‘指示器’,它们的生长状况能反映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土壤健康。”他结合大熊猫与高山杜鹃的共生关系,生动讲解了关注大熊猫栖息地内的关联物种对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及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意义。
在龙池保护站,青年们参观了保护站展厅,进一步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管护工作,并通过屏幕观看了近年来龙池区域红外相机捕捉到的野生动物影像:熊猫母子在雪地里打滚、机灵的羚牛在林间穿梭、毛色鲜亮的红腹锦鸡掠过镜头……
“这些影像都是‘不打扰’原则下的真实记录。”朱站长介绍,近年来,管护总站开展了两叉河人工修复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及其同域野生动物遗传样品采集鉴定及野生动物对人工洞穴的利用监测等多个科研项目;建立了“站点驻守、日常巡护、区域联动”的常态化监管机制,这些频频捕捉到的野生动物影像正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的体现。
午后,青年们沿龙池湖畔开展“无痕山林”净山行动。
他们手持垃圾夹和垃圾袋,穿梭于林间栈道和草丛深处,捡拾被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
从科普课堂到净山行动,这场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收获了知识,更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正如一位参与者在活动后留言道:“我们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却是对自然的敬畏与责任。”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之路,正因这些青春力量的加入而愈发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