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了《林长制创新试点典型案例(第三批)的通知》,阿坝州《推行“林长+输配电杆(线)管护员”机制,全力守护生态资源安全》被纳入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末端发力,有效防范林牧区输配电设施引发森林草原火灾,阿坝州以林长制为抓手,紧盯化解“树线矛盾”、推动“林电共安”任务,推行“林长+输配电设施杆(线)管护员”联系机制,确保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整改。一是全覆盖包干,扣紧“责任链”。秉承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原则,按行政区划、山头地块、产权区域划分,细化分解乡镇、村组、企业一线管护责任。依托1139名乡级林长、13498名村级“一长三员”,整合发电供电企业职工、线路设备管护人员等力量,按照“一杆一线”1名乡级林长、1名村级林长、1名网格护林员和1名杆(线)管护员的架构,统筹组建“输配电杆(线)管护员”队伍,确保林牧区输配电每个基杆、每个变压器、每段线路常态有人监管、定期有人巡护。二是全方位推进,确保“底数清”。规范建立“杆(线)管护”责任联席会商、调度机制,坚持定期召集林草、经信、发改、供电企业等单位,动态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配套建立跟踪抽查问效、群众监督举报等制度,倒逼各级“杆(线)管护员”始终在岗在线履职尽责。摸排全州涉林牧区输配电线路7847.9千米,10kV以下输配电线路4809.79千米,对林牧区输配电开展逐个区域、逐条线路、逐个隐患的排查整治,确保从源头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三是全过程管护,守牢“安全线”。积极会同国电公司、小水电站等单位,细化制定林牧区电力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方案,紧盯电力设施缺陷隐患点位,重点加强周边易燃物清理、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建设,全面整治“树倒碰线”隐患,统筹推进本体及附属设备缺陷综合治理。不断优化林牧区输配电线路专项运维保障方案,全方位开展线路接头消除、线夹发热整改、导线断股补缺,严把新建线路审核验收关。扎实开展管理责任落实、规范标准执行、线路通道隐患、设备本体缺陷排查整治,详细建立“一患一档”台账,对不合规不达标的严肃整治整改,确保从源头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