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腹地:63.8% 森林覆盖率孕育“道地药仓”
川陕渝交界的大巴山南麓,万源市501万亩林海间藏着 “天然药圃”——63.8%的森林覆盖率、年均14.7℃气温、1200毫米以上的年降水量,搭配富含腐殖质的山地土壤,让这里成为杜仲、厚朴、天麻等道地中药材的理想生长地。作为“秦巴药库”的核心承载区,万源市中药材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清,如今更凭借“中国天然氧吧”的生态禀赋,成为四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以中药材产业撬动“两山转化”的典范。
“林下种药不用毁林,树木遮阳保墒,药材固土护林,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生态智慧!”万源市盛百草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技术员指着林间齐腰高的杜仲苗介绍。如今,这种 “林药共生”模式已在万源全面推广,形成“山上有林、林下有药、林间有禽”的立体生态格局。
——产业突围:从“零散种植”到“全链升级”
万源市打破传统中药材“散、小、弱”困境,以“龙头引领+基地示范+品牌赋能”构建产业体系,让林下药材成为富民强市的黄金产业。2025年2月,万源天麻通过全国特色农产品认证,“中国天麻之乡”的金字招牌正式落地。这背后,是草坝镇黑池坪村千亩天麻基地的持续探索——采用 “仿野生窖栽”技术,模拟天麻原生生长环境,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普通种植提升30%以上。“公司提供菌种和技术,我们出林地和劳力,收获后按保底价回收,不用担风险!” 村民李大姐的账本里,10亩林下天麻年产2000斤,扣除成本后纯利超8万元,是此前种玉米收入的10倍。
目前,万源天麻已形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万亩标准化基地稳步扩张,天麻酒、天麻粉、冻干天麻片等深加工产品进入重庆、成都高端市场,更创新推出“天麻贷”金融产品,为种植户提供最高50万元低息贷款,已带动全市86个村发展天麻产业,3200户农户实现“一亩天麻脱贫、十亩天麻致富”。
多药共生:生态循环的“多元收益”
在玉带乡盛百草中药材种植基地,万亩林海间铺展着“多药共生”的生态图景——高大的黄柏与本土松树、栎树错落间作,树下套种的黄精叶片翠绿肥厚,射干的橙红色花朵点缀其间,构成“长效药材+珍稀品种+短期作物”的立体种植模式。这种模式既完整保留了林地原生生态系统,更让种植户实现“短期有收益、中期稳增收、长期享红利”的阶梯式增收。
“黄柏是‘长效摇钱树’,生长10—15年左右可采剥树皮,一次种植能收益数十年;黄精喜阴耐湿,玉带乡的山林海拔、湿度刚好契合它的生长需求,仿野生种植的黄精多糖含量比大田种植高28%,销路稳定;重楼虽然生长周期5—6年,但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800元以上;射干当年种植即可采收,刚好填补短期收益空白!”玉带乡盛百草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搭配,林地亩均年收益从单纯造林的不足200元,大幅提升至3500元以上,最高可达4800元。
2024年,万源黄柏种植面积达2.3万亩,年产干皮800吨;重楼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干品300 吨;射干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干货600吨,三大品种合计带动1.2万户农户参与。通过与四川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品种改良实验室,培育出的“万源黄柏1号”“万源重楼优选种”,有效成分含量均超出国家标准 30%以上,产品远销安徽亳州、广东普宁、云南昆明等全国核心中药材集散地,年销售额合计突破3.2亿元。
多元布局:“一乡一品” 的产业集群
依托山林资源差异,万源市构建“北部天麻、中部三木药材、南部草本药材”的区域布局:竹峪镇发展林下丹参、桔梗种植,石窝镇打造中蜂养殖与药材授粉循环基地,黑宝山镇探索“森林康养+药材体验”新模式。全市已培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26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开发出杜仲茶、厚朴花、蜂蜜药材膏等20余种衍生产品,2024 年林下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11.1 亿元,占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的62%。
——富民密码:生态红利的“全民共享”
林下中药材产业的崛起,让万源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解锁出“生态美、百姓富”的双重密码。
在就业增收方面,全市中药材基地常年吸纳务工人员8000余人,其中脱贫户占比45%。草坝镇黑池坪村村民王成此前外出务工,如今在家门口的天麻基地务工,月收入3500元,加上林地流转费,年收入超4万元:“以前砍树卖钱,越砍越穷;现在护林种药,越种越富!”
在乡村振兴方面,产业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升级。全市新建林区产业路230公里,完善灌溉设施180处,电商服务站覆盖所有乡镇,让深山药材能快速运往市场。旧院镇通过 “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整合零散林地2000亩发展天麻种植,村集体年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至86万元,不仅改善了村里的道路、水利设施,还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之家。
在生态保护方面,“林药共生”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中药材种植需保持林地原生植被,有效遏制了乱砍滥伐;落叶、枯枝还田提升了土壤肥力,促进了林木生长,使产业基地周边森林覆盖率较非种植区高出12个百分点。“以前担心砍树破坏生态,现在种药护林,既赚了钱又保住了绿水青山!”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