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荥经县立足丰富竹资源优势,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产业发展为核心、群众增收为目标,持续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之路,将竹产业打造成支撑生态富民的大产业。
坚持定向培育与分类经营,夯实产业资源基础
荥经县森林覆盖率达80.3%,位居全省首位,当地竹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各类竹林106.16万亩,可开发利用的竹面积近40万亩,每年鲜笋产量超4万吨,“荥经竹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荥经县将定向培育与竹林分类经营措施结合起来进行管理,以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主导成立技术组,针对竹子生长发育规律、竹林营造和抚育更新等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竹林进行类型划分和产量估算,摸索、研究、总结出针对荥经县境内竹林的丰产技术措施,并在基地内进行推广。一方面对高山远山竹林进行封育改造,提升生态质量;另一方面对近山矮山竹林进行集约经营,建设高产高效的“笋用竹”示范基地,不仅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显著提升了竹林资源的总量与质量,为下游加工产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材料保障,初步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为资源储备的经济价值。
聚力精深加工与全竹利用,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荥经县着力改变以往以原竹、粗加工产品为主的状况,大力引进和培育竹精深加工企业,推动竹材在建材、造纸、食品(竹笋)、工艺品等领域实现全竹利用。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荥经县共有5个现代竹基地获得省级认定,面积达10万亩。目前,全县有笋加工企业5家,竹笋加工年产量约1.5万吨。其中,四川川雅老坛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以竹笋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全年生产竹笋食品近万吨,活性乳酸菌5000吨,打造“竹香园”“竹嘟嘟”“九龙雪水”等竹笋品牌,实现产值上亿元。聚力精深加工与全竹利用,延伸产业价值链条,引进竹削片企业4家,年消化纸浆竹材4万吨,通过发展竹笋、竹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有效突破了“竹”的物理形态限制,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综合效益,实现了从“卖原竹”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跨越,显著增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利益联结与多元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积极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竹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将竹农紧密嵌入产业链条,林农的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引导农户发展竹林观光、竹艺体验、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发展竹家乐、竹产品销售点28个,先后创建1个现代竹产业园区、1个竹林小镇、2条翠竹长廊、5个竹林示范基地,荥经县被列入四川省首批19个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县,并荣列全省首批13家竹林风景线建设先进单位,龙苍沟镇荣列全省首批10个“熊猫生态小镇”。
通过三大举措,不仅确保竹农在种植环节“稳收”,更让竹农在加工、流通、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中“多收”,形成了“一根竹”带动多方富民的生动局面,使生态产业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