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现有森林资源面积782.31万亩,森林蓄积2690.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8%,是丘陵地区森林资源大市。2025年,南充市制定并实施了《南充市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行动方案》,以“天府森林粮库”为引领,全力打造“天府森林四库”丘区样板。
典型引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位于西充县莲池镇的西充县食药用玫瑰现代产业基地,是南充“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的标杆。基地规模达3000多亩,年产鲜玫瑰花485吨,开发出食品、饮品、养生、美妆四大系列产品,包括玫瑰花茶、花酱、纯露、精油、护肤品等20多个品种。作为首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之一,年综合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
在阆中市油橄榄现代产业园区,近6000亩油橄榄树沿丘陵铺展,园区加工厂房内,意大利进口冷榨生产线正将橄榄果转化为特级初榨橄榄油。园区年产油橄榄果1400多吨、橄榄油150余吨,精深加工特级初榨橄榄油、风味橄榄油、橄榄茶、橄榄叶面、橄榄皂等产品35种,年综合产值达4000多万元,是南充获评的首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之一。
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上,西充“玫澜有机玫瑰花茶”入选最受欢迎农产品,阆中“中义”橄榄油品牌入选最受欢迎农产品品牌。南充入选的农产品及品牌中,林产品占据重要份额,成为彰显南充农业特色与生态价值的重要力量。两大林粮产业园区(基地)累计带动近3万人次务工,户均增收约1万元,真正实现了“森林四库”价值的叠加共生。截至2024年底,南充林粮经营面积258.5万亩,年产量79.04万吨,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63.9亿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457.4亿元。这些亮眼的成绩,正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南充加快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典型示范。
多措并举,更好推动“四库”联动
加强生态修复,蓄水保土固碳。南充市印发并实施《南充市国土绿化专项规划》,大力推进以嘉陵江流域为重点的全域绿化,持续推进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全面提升森林固土保水、固碳增汇等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完成营造林11.25万亩,其中嘉陵江生态走廊森林景观建设0.8万亩,嘉陵江南充段水质常年保持Ⅰ~Ⅱ类。全市森林固土能力达514万吨、蓄水能力达13.2亿立方米、碳储量达1140万吨。
挖掘资源潜力,做大森林粮库。今年以来,全市新培育油茶、油橄榄、食药用玫瑰、竹笋等特色经济林1.37万亩,发展林药、林菌、林畜、林禽等林下经济3.68万亩,林粮产量达47.6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5.1%。获评“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3个、园区1个。目前,全市林粮经营面积达263.55万亩,提前完成2025年林粮面积260万亩的目标任务。
强化项目推动,助力农民增收。通过“国家储备林+大径级木材培育+林下经济(经济林)+基础设施”模式,全面打通林业产业大通道,让林地空间发挥最大效益。今年以来,全市国家储备林项目新增授信17.5亿元,新增放款2.53亿元,完成营造林6.59万亩。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17.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5%,通过林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薪金、林业生产等方式,带动18.3万余林农人均增收1285元。
展望未来,高质量打造丘区样板
按照《南充市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行动方案》,南充将立足川东北丘陵地貌特质和森林资源禀赋,从森林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三个方面,全力推动实施嘉陵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天然林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等13项重点任务,高质量打造“天府森林四库”丘区样板。
全市计划实施嘉陵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25万亩、天然林保护修复13.8万亩、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54.73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60万亩,培育特色经济30万亩,发展林下经济30万亩,建成县级及以上现代林业产业基地50个、园区14个,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220个。
预计到2030年,全市林粮经营面积达到319万亩,年产林粮100万吨;林业综合产值达到461亿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494亿元;森林固土能力达到566万吨,森林蓄水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森林碳储量达到1397万吨。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