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宝大熊猫 > 大熊猫种群 > 生态生理研究
生态习性
发布日期:2016-04-08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大熊猫害怕酷热而不惧寒冷,也从不冬眠。由于它们以高山竹类为食,而竹类又适宜温暖潮湿的气候,所以大熊猫习惯于在气温10℃左右、湿度在70%~80%的环境中栖息,再加上畏惧山谷风吹,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故有“竹林隐士”之称。大熊猫还有嗜饮的习性,它们的家域总是离不开清泉流水。即使到了严冬,也不以冰雪解渴,每天仍然坚持到流溪或未冻的泉源去饮水。

大熊猫喜在沟尾平塘、山腰平塘和窝凼等处活动,其次是海拔较高、且较僻静的河谷地带。大熊猫还喜游荡于悬岩或斜坡或缓坡、小石包和小山脊等处,尤以冬春喜欢在这些地方晒太阳,故有“熊奔梁子”之说。大熊猫活动的坡向与季节有关,冬季爱在阳坡活动,这一带雪线稍高,积雪易融,有利于它们在阳光下取暖;夏秋多活动于阴坡,这一带比较凉爽,

blob.pngblob.png

水源丰富,林深竹茂,竹笋茁壮,适于它们喜水、爱吃竹笋和含水较多的竹秆等生活习性。

大熊猫行走缓慢,笨拙但不失灵巧,特别是在受惊时,便急速小跑,即使在稠密的竹林里,它也可以迅急消失在丛林中。大熊猫可以站起来,用后肢直立,这在人工饲养下常常可见。大熊猫的前肢比后肢发达,可以慢慢地爬上大树,在下树时头仍向上慢慢往下退,只是在离地约一米多高时,才敏捷地纵身跃下。

大熊猫秉性孤僻,一般情况下过着独居的生活,彼此间很少交往。但在发情季节,它们又会通过叫声和不同气味而引诱异性,甚至雄性之间常会因为交配竞争而发生激烈打斗。

大熊猫性情温顺,与世无争,但在它们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狼、豺、黄喉貂等,这些动物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个体。

大熊猫总是在边走边吃边拉的游荡中度日。它走到一处长势良好的竹林时,便找个岩坎或找棵大树,用背脊靠着坐下,伸出两条后腿,然后用鼻子去闻竹子。大熊猫视觉很差,而嗅觉和听觉却很灵敏。它不仅用气味斑做标记,而且在选择竹子时,也不是用眼睛先看一看,而是用鼻子先闻一闻,只要闻出哪根竹子嫩而味好,便侧着头将那根竹子从离地20~30厘米处咬断,再用手(前肢)将竹子拖过来,用咀

blob.png

咬掉短短一节,放到屁股下面,便开始吃起来。它从右(或左)咀角塞进竹秆直到左(或右)齿根,咔嚓一声将其咬断,旋即用臼齿磨一下即便咽下。如法炮制,右一下左一下,不断咬,不断吞,直到竹稍处。如果这根竹子味道特好,它会一直将其吃完,如果味道一般,它会将竹稍压到屁股下,然后再去咬取下一根竹子。大熊猫吃竹子是不细嚼的,因此它拉出来的橄榄型粪便,全是由三、四厘米长,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竹子咬节组成。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结构不同于草食动物,它是单胃,不反刍,肠道保持了食肉动物较短的特点大熊猫属单室胃,肠甚短,约为体长的45倍;草食动物为多室胃,肠的长度为体长的20~27倍。,肠道内无发酵分解纤维素的共生细菌。因此,它们对竹子里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约占竹材的95%)不能消化,对半纤维素也只能消化一部分,加之竹子的营养价值低,它能从中消化吸收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浸提物,主要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所以大熊猫采取了大量取食的对策,它必须吃得多,才能维持体能消耗。一只成体大熊猫一天约需吃二、三十公斤或更多的竹子。若以竹笋为食,日食量约为30公斤;以竹叶为食,日食量也不低于10公斤。

blob.png

大熊猫采食时选择性较强,它们最爱采食在海拔1800~3200米范围内的各种竹类植物,如在岷山山脉喜食缺苞箭竹、糙花箭竹、青川箭竹和巴山木竹等竹种;在邛崃山脉喜食拐棍竹、冷箭竹和华西箭竹等竹种;在大小相岭和凉山山脉喜食方竹、筇竹及各种箭竹。海拔高于3200米以上,因受地形地貌、坡向、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以及早晚霜等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致使各类竹种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长势不良,所以大熊猫的活动很少跨越这个高度。同时,大熊猫还要分片、分株选择食物,最喜欢吃的还是竹笋,一、二年生的竹秆,然后才是二、三年生的竹叶梢等。大熊猫食物选择还有季节变化。春季它们喜食竹笋,夏季多吃竹秆,秋季采食新枝嫩叶,冬季则爱吃老竹笋。因此,它们采食时总是走“之”字形路线,或者是圈回分片进行细选。

在偶尔缺食时,会食秋季耕作区的玉米秆、南瓜和四季豆等。在冬季到耕作区吃无芒小麦,有的甚至游荡到居民区吃猪饲料和猕猴桃、山枇杷、藏刺榛和聚合果,以及野当归、粗子芹、白亮独活和蕺菜等草本植物。有时还食豹的猎获残余物或盗猎套捕致死的动物,如林麝、毛冠鹿、野猪、鬣羚和竹鼠等的尸体。


当前位置:
生态习性
发布时间:2016-04-08 来源:...

大熊猫害怕酷热而不惧寒冷,也从不冬眠。由于它们以高山竹类为食,而竹类又适宜温暖潮湿的气候,所以大熊猫习惯于在气温10℃左右、湿度在70%~80%的环境中栖息,再加上畏惧山谷风吹,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故有“竹林隐士”之称。大熊猫还有嗜饮的习性,它们的家域总是离不开清泉流水。即使到了严冬,也不以冰雪解渴,每天仍然坚持到流溪或未冻的泉源去饮水。

大熊猫喜在沟尾平塘、山腰平塘和窝凼等处活动,其次是海拔较高、且较僻静的河谷地带。大熊猫还喜游荡于悬岩或斜坡或缓坡、小石包和小山脊等处,尤以冬春喜欢在这些地方晒太阳,故有“熊奔梁子”之说。大熊猫活动的坡向与季节有关,冬季爱在阳坡活动,这一带雪线稍高,积雪易融,有利于它们在阳光下取暖;夏秋多活动于阴坡,这一带比较凉爽,

blob.pngblob.png

水源丰富,林深竹茂,竹笋茁壮,适于它们喜水、爱吃竹笋和含水较多的竹秆等生活习性。

大熊猫行走缓慢,笨拙但不失灵巧,特别是在受惊时,便急速小跑,即使在稠密的竹林里,它也可以迅急消失在丛林中。大熊猫可以站起来,用后肢直立,这在人工饲养下常常可见。大熊猫的前肢比后肢发达,可以慢慢地爬上大树,在下树时头仍向上慢慢往下退,只是在离地约一米多高时,才敏捷地纵身跃下。

大熊猫秉性孤僻,一般情况下过着独居的生活,彼此间很少交往。但在发情季节,它们又会通过叫声和不同气味而引诱异性,甚至雄性之间常会因为交配竞争而发生激烈打斗。

大熊猫性情温顺,与世无争,但在它们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狼、豺、黄喉貂等,这些动物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个体。

大熊猫总是在边走边吃边拉的游荡中度日。它走到一处长势良好的竹林时,便找个岩坎或找棵大树,用背脊靠着坐下,伸出两条后腿,然后用鼻子去闻竹子。大熊猫视觉很差,而嗅觉和听觉却很灵敏。它不仅用气味斑做标记,而且在选择竹子时,也不是用眼睛先看一看,而是用鼻子先闻一闻,只要闻出哪根竹子嫩而味好,便侧着头将那根竹子从离地20~30厘米处咬断,再用手(前肢)将竹子拖过来,用咀

blob.png

咬掉短短一节,放到屁股下面,便开始吃起来。它从右(或左)咀角塞进竹秆直到左(或右)齿根,咔嚓一声将其咬断,旋即用臼齿磨一下即便咽下。如法炮制,右一下左一下,不断咬,不断吞,直到竹稍处。如果这根竹子味道特好,它会一直将其吃完,如果味道一般,它会将竹稍压到屁股下,然后再去咬取下一根竹子。大熊猫吃竹子是不细嚼的,因此它拉出来的橄榄型粪便,全是由三、四厘米长,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竹子咬节组成。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结构不同于草食动物,它是单胃,不反刍,肠道保持了食肉动物较短的特点大熊猫属单室胃,肠甚短,约为体长的45倍;草食动物为多室胃,肠的长度为体长的20~27倍。,肠道内无发酵分解纤维素的共生细菌。因此,它们对竹子里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约占竹材的95%)不能消化,对半纤维素也只能消化一部分,加之竹子的营养价值低,它能从中消化吸收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浸提物,主要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所以大熊猫采取了大量取食的对策,它必须吃得多,才能维持体能消耗。一只成体大熊猫一天约需吃二、三十公斤或更多的竹子。若以竹笋为食,日食量约为30公斤;以竹叶为食,日食量也不低于10公斤。

blob.png

大熊猫采食时选择性较强,它们最爱采食在海拔1800~3200米范围内的各种竹类植物,如在岷山山脉喜食缺苞箭竹、糙花箭竹、青川箭竹和巴山木竹等竹种;在邛崃山脉喜食拐棍竹、冷箭竹和华西箭竹等竹种;在大小相岭和凉山山脉喜食方竹、筇竹及各种箭竹。海拔高于3200米以上,因受地形地貌、坡向、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以及早晚霜等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致使各类竹种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长势不良,所以大熊猫的活动很少跨越这个高度。同时,大熊猫还要分片、分株选择食物,最喜欢吃的还是竹笋,一、二年生的竹秆,然后才是二、三年生的竹叶梢等。大熊猫食物选择还有季节变化。春季它们喜食竹笋,夏季多吃竹秆,秋季采食新枝嫩叶,冬季则爱吃老竹笋。因此,它们采食时总是走“之”字形路线,或者是圈回分片进行细选。

在偶尔缺食时,会食秋季耕作区的玉米秆、南瓜和四季豆等。在冬季到耕作区吃无芒小麦,有的甚至游荡到居民区吃猪饲料和猕猴桃、山枇杷、藏刺榛和聚合果,以及野当归、粗子芹、白亮独活和蕺菜等草本植物。有时还食豹的猎获残余物或盗猎套捕致死的动物,如林麝、毛冠鹿、野猪、鬣羚和竹鼠等的尸体。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