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宝大熊猫 > 大熊猫种群 > 起源与命名
现名来源——猫熊与熊猫
发布日期:2016-04-08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爱德华第一次看到大熊猫皮张时,也是满脸惊讶,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看个没完。特别是听到参观者的各种议论,他意识到必须作出科学回答。于是倾注全力,对戴维所定“黑白熊”的皮和骨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比分析,于1870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论西藏东部的几种动物》的文章,他认为,大熊猫这一物种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将其置于URSUS(熊属)之下不合适,应当为大熊猫新立一属Ailuropoda(猫熊属)。之后,鉴于“Ailuropoda”已为他人用过,爱德华又于1872年将该属改为Ailuropus,即与小熊猫相似的“黑白熊”。

  1874年,爱德华在《哺乳动物研究》上再度发表大熊猫解剖的论文,并附图详述大熊猫的身体结构和特征。他认为,把大熊猫划为单独的一属,比把它归入食肉目中的任何一属都更有依据。

  1898年,英国大英博物馆主任兰克斯(Lamkester)研究了保存于该馆的两只大熊猫标本(皮和骨骼),于1901年发表论文,认为大熊猫接近于浣熊,尤其是与小熊猫更为接近,从此由浣熊而改为硕大的熊猫(Giant Panda)。后来,对于大熊猫的学名,分类学家们经过仔细研究,仍然采用了米勒·爱德华最先定的熊猫名字,即Ailuropoda Melanoleuca,翻译成为“猫熊”(Cat bear)或“大猫熊”。

  由于大熊猫的独特性,对它在生物进化上的地位,应归于熊科、浣熊猫或大熊猫独立的科,长期争论不休。国外多数学者将它列入熊科,而中国多数学者将它列为大熊猫独立的科。

blob.png

  1939年8月11日,从成都华西联合大学 1951年学校被更名为“华西大学”,1953年改称“四川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同四川大学合并。运送1只大熊猫到重庆北碚平民公园(后改为北碚公园)展出,这是中国国内首次饲养展出的大熊猫。展出的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字书写“猫熊”的学名和中名:上排从左至右用英文横写猫熊学名,下排为了和外文的书写方式保持一致,亦从左至右用中文写上“猫熊”二字。由于当时中文的书写习惯,读法都是从右至左,因此观众都将“猫熊”读成了“熊猫”。此后,“大熊猫”这一称谓便约定俗成,就此流传下来,唯有台湾的书刊、报章杂志仍将其称为“大猫熊”。


当前位置:
现名来源——猫熊与熊猫
发布时间:2016-04-08 来源:

爱德华第一次看到大熊猫皮张时,也是满脸惊讶,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看个没完。特别是听到参观者的各种议论,他意识到必须作出科学回答。于是倾注全力,对戴维所定“黑白熊”的皮和骨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比分析,于1870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论西藏东部的几种动物》的文章,他认为,大熊猫这一物种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将其置于URSUS(熊属)之下不合适,应当为大熊猫新立一属Ailuropoda(猫熊属)。之后,鉴于“Ailuropoda”已为他人用过,爱德华又于1872年将该属改为Ailuropus,即与小熊猫相似的“黑白熊”。

  1874年,爱德华在《哺乳动物研究》上再度发表大熊猫解剖的论文,并附图详述大熊猫的身体结构和特征。他认为,把大熊猫划为单独的一属,比把它归入食肉目中的任何一属都更有依据。

  1898年,英国大英博物馆主任兰克斯(Lamkester)研究了保存于该馆的两只大熊猫标本(皮和骨骼),于1901年发表论文,认为大熊猫接近于浣熊,尤其是与小熊猫更为接近,从此由浣熊而改为硕大的熊猫(Giant Panda)。后来,对于大熊猫的学名,分类学家们经过仔细研究,仍然采用了米勒·爱德华最先定的熊猫名字,即Ailuropoda Melanoleuca,翻译成为“猫熊”(Cat bear)或“大猫熊”。

  由于大熊猫的独特性,对它在生物进化上的地位,应归于熊科、浣熊猫或大熊猫独立的科,长期争论不休。国外多数学者将它列入熊科,而中国多数学者将它列为大熊猫独立的科。

blob.png

  1939年8月11日,从成都华西联合大学 1951年学校被更名为“华西大学”,1953年改称“四川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同四川大学合并。运送1只大熊猫到重庆北碚平民公园(后改为北碚公园)展出,这是中国国内首次饲养展出的大熊猫。展出的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字书写“猫熊”的学名和中名:上排从左至右用英文横写猫熊学名,下排为了和外文的书写方式保持一致,亦从左至右用中文写上“猫熊”二字。由于当时中文的书写习惯,读法都是从右至左,因此观众都将“猫熊”读成了“熊猫”。此后,“大熊猫”这一称谓便约定俗成,就此流传下来,唯有台湾的书刊、报章杂志仍将其称为“大猫熊”。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