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061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7-14 来源:办公室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何培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锅巴岩外围保护区(缓冲区)允许矿业开采活动的建议》(第14040061号)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关于“充分考虑宝兴县汉白玉产业对宝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将‘矿权勘察、开采’列入缓冲区负面清单,并加快负面清单制定发布实施”的建议

新修订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9月1日起公布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市(州)人民政府世界遗产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世界遗产缓冲区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核,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因此,世界遗产负面清单的制定是否采纳建议中提出的“充分考虑宝兴县汉白玉产业对宝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将‘矿权勘察、开采’列入缓冲区负面清单”,应由雅安市林业局在遵循“加强世界遗产缓冲区保护管理,确保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有效保护和世代传承以及世界遗产缓冲区禁止开展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有较大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原则下,提出缓冲区负面清单建议方案,报雅安市政府审核通过后,报省政府同意。因此,世界遗产负面清单最终应以省政府批复为准。2025年5月6日,省政府已将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审定<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雅安片区缓冲区建设项目负面清单(送审稿)>的请示》(雅府〔2025〕13号)转交我局办理。我局将在大熊猫世界遗产涉及的4个市(州)负面清单(送审稿)全部收齐后,研究提出办理意见并反馈省政府办公厅。

二、关于“充分尊重保护规划的文字表述,在保护规划中明确位于锅巴岩缓冲区飞地内的大理石采矿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依然按照缓冲区管理,暂不按照矢量管理边界管理”的建议

该建议提及的保护规划,是指2008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经核实,该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对遗产地及其缓冲区边界作了局部的细微调整(包括将局部地区从遗产地调到缓冲区、将局部地区调出缓冲区等)。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164条规定,世界遗产主管部门应按照世界遗产边界微调程序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查批准。省政府也在批复文件中明确提出“原则同意该规划,请按程序报住建部并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备案”。但住建部门一直未按程序上报该保护规划。因此,该保护规划属于调整上报方案,不属于法定保护规划,规划文本中涉及采矿点位置关系的描述不被认可,我局只能按照2006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报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的矢量边界对世界遗产进行管控。

三、关于“尽快重启遗产地边界微调工作,对锅巴岩缓冲区飞地的矢量边界进行修正,按程序报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备案,从法理层面解决锅巴岩缓冲区飞地偏移问题”的建议

我局应雅安市宝兴县诉求,启动世界遗产边界微调工作至今,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协调工作。经咨询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自然公园处及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意见后,已于2024年6月形成报审初步《调整方案》征求相关市(州)、县(市)世界遗产主管部门意见。待雅安市宝兴县等相关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同意《调整方案》后,我局将继续按程序推进,不存在重启的问题。

我局曾于2024年4月成立世界遗产矢量图确认工作专班,拟通过查找申报世界遗产时的历史档案、询问参与申报经办人员等方式,收集能够确认世界遗产法定矢量边界的证据和支撑材料,厘清并确定世界遗产法定矢量边界。但经有关市(州)、县(市)世界遗产主管部门查找,发现因年代久远、找不到经办人、档案资料缺失等原因,未找到任何能够证明世界遗产法定矢量边界的档案资料。该建议提出的“锅巴岩大理石矿区偏移的问题”,我局也曾多次要求雅安市、宝兴县提交证明材料,但至今未提供。因此,我局无法认定该区域存在偏移问题,也无法作为边界调整依据。

四、关于“按照《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修订)》,对位于遗产地缓冲区内的矿业权,在编制完成对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报告并经相关部门评审通过后,准予办理延期手续”的建议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2024年修订)没有规定“对位于遗产地缓冲区内的矿业权,在编制完成对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报告并经相关部门评审通过后,准予办理延期手续”。在世界遗产缓冲区内是否允许矿业权办理延期手续,需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公布缓冲区负面清单后,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按职能职责办理。

感谢您对我省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5月12日

当前位置: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061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办公室

何培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锅巴岩外围保护区(缓冲区)允许矿业开采活动的建议》(第14040061号)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关于“充分考虑宝兴县汉白玉产业对宝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将‘矿权勘察、开采’列入缓冲区负面清单,并加快负面清单制定发布实施”的建议

新修订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9月1日起公布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市(州)人民政府世界遗产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世界遗产缓冲区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核,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因此,世界遗产负面清单的制定是否采纳建议中提出的“充分考虑宝兴县汉白玉产业对宝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将‘矿权勘察、开采’列入缓冲区负面清单”,应由雅安市林业局在遵循“加强世界遗产缓冲区保护管理,确保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有效保护和世代传承以及世界遗产缓冲区禁止开展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有较大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原则下,提出缓冲区负面清单建议方案,报雅安市政府审核通过后,报省政府同意。因此,世界遗产负面清单最终应以省政府批复为准。2025年5月6日,省政府已将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审定<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雅安片区缓冲区建设项目负面清单(送审稿)>的请示》(雅府〔2025〕13号)转交我局办理。我局将在大熊猫世界遗产涉及的4个市(州)负面清单(送审稿)全部收齐后,研究提出办理意见并反馈省政府办公厅。

二、关于“充分尊重保护规划的文字表述,在保护规划中明确位于锅巴岩缓冲区飞地内的大理石采矿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依然按照缓冲区管理,暂不按照矢量管理边界管理”的建议

该建议提及的保护规划,是指2008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经核实,该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对遗产地及其缓冲区边界作了局部的细微调整(包括将局部地区从遗产地调到缓冲区、将局部地区调出缓冲区等)。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164条规定,世界遗产主管部门应按照世界遗产边界微调程序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查批准。省政府也在批复文件中明确提出“原则同意该规划,请按程序报住建部并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备案”。但住建部门一直未按程序上报该保护规划。因此,该保护规划属于调整上报方案,不属于法定保护规划,规划文本中涉及采矿点位置关系的描述不被认可,我局只能按照2006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报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的矢量边界对世界遗产进行管控。

三、关于“尽快重启遗产地边界微调工作,对锅巴岩缓冲区飞地的矢量边界进行修正,按程序报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备案,从法理层面解决锅巴岩缓冲区飞地偏移问题”的建议

我局应雅安市宝兴县诉求,启动世界遗产边界微调工作至今,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协调工作。经咨询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自然公园处及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意见后,已于2024年6月形成报审初步《调整方案》征求相关市(州)、县(市)世界遗产主管部门意见。待雅安市宝兴县等相关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同意《调整方案》后,我局将继续按程序推进,不存在重启的问题。

我局曾于2024年4月成立世界遗产矢量图确认工作专班,拟通过查找申报世界遗产时的历史档案、询问参与申报经办人员等方式,收集能够确认世界遗产法定矢量边界的证据和支撑材料,厘清并确定世界遗产法定矢量边界。但经有关市(州)、县(市)世界遗产主管部门查找,发现因年代久远、找不到经办人、档案资料缺失等原因,未找到任何能够证明世界遗产法定矢量边界的档案资料。该建议提出的“锅巴岩大理石矿区偏移的问题”,我局也曾多次要求雅安市、宝兴县提交证明材料,但至今未提供。因此,我局无法认定该区域存在偏移问题,也无法作为边界调整依据。

四、关于“按照《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修订)》,对位于遗产地缓冲区内的矿业权,在编制完成对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报告并经相关部门评审通过后,准予办理延期手续”的建议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2024年修订)没有规定“对位于遗产地缓冲区内的矿业权,在编制完成对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报告并经相关部门评审通过后,准予办理延期手续”。在世界遗产缓冲区内是否允许矿业权办理延期手续,需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公布缓冲区负面清单后,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按职能职责办理。

感谢您对我省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5月12日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