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南段生态交流廊道的建议》(第1086号提案)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南段生态交流廊道情况
岷山南段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大熊猫岷山L(九顶山)局域种群分布的区域,是连通都江堰、彭州、茂县、安州区等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腹心带”,是野生大熊猫基因交流的“走廊带”。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岷山L(九顶山)局域种群有35只大熊猫,种群密度低,且与大熊猫岷山种群的主体部分之间存在隔离问题,保护形势严峻。为此,前期四川省林草局多次向国家林草局积极争取,已将该片区生态廊道建设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用以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和栖息地修复等工作。
二、关于推动大熊猫小种群复壮情况
近年来,四川省林草局组织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会同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绵阳、阿坝管理分局和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等12家单位成立“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改造恢复大熊猫栖息地6540亩,开展“大熊猫野外人工巢穴科研项目”,改善大熊猫野外栖息条件,积极建设“九顶山—土地岭”生态廊道,增强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九顶山、土地岭多次监测到大熊猫活动影像,2024年6月,巡护员在生态廊道附近发现新增大熊猫粪便2处,抓痕3处。通过以上举措,有力促进了岷山K(虎牙)和岷山L(九顶山)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推动局域小种群复壮。
今年,我局将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恢复指南,进一步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科学设置网格样线、开展岷山L(九顶山)局域种群专项调查,着力申报和实施有关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促进大熊猫局域种群间的交流和扩散,切实维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真性和完整性。
感谢您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