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政协四川省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33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办公室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民盟四川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第0033号)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要求推进“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四川充分发挥森林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依托富集的森林资源本底,积极响应、快速行动。2024年9月,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四库”建设工作会议,积极推进蓄水于山、摇钱于树、藏粮于林、固碳于木,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力争到2030年,全省森林蓄水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亿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森林碳储量达到10亿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围绕贵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统筹谋划、联动发展,分类指导、项目引领,改革激活、创新赋能,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加快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一、关于强化组织保障,构建统筹发展新格局的建议。《实施方案》组织保障部分已明确“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国家林草局、四川省政府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局省联席机制”。为推动相关工作落地,方案印发后,省级层面注重点面结合、积极沟通对接,不断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组织编印《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工作指南》《四川省林草碳普惠项目监测与减排量核算指南(试行)》《四川省林草碳普惠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指南(试行)》《建设“天府森林四库”林木种苗保障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加快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为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提供支持参考。二是加快与国家林草局对接。积极争取将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做好国家“双重”项目储备、申报和实施。与相关司局对接,及时确定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内容和相关召集人。三是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沟通。形成“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征求意见稿,征求17个省直相关部门意见,反馈形成修改稿并收集相关成员单位名单。加强对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组织编制《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资金筹措方案(2025—2027)》,谋划推动“天府森林四库”重点项目。四是加强对市(州)工作指导。省级层面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印发工作指南、下达参考性目标任务,赴绵阳、泸州等地座谈调研等方式,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出台支持意见,指导市(州)结合自身实际,编制方案和规划,开展相关建设工作。目前已有8个市(州)出台“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方案,5个市(州)出台“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方案,16个市(州)拟出台“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方案。

二、关于强化业态支撑,打造协同发展新引擎的建议。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推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协同发展、重点突破。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高质量发展木竹产业。加强森林经营,优化林木采伐政策,加大力度培育速生用材林和乡土、珍贵、大径级用材林,推进林板家具一体化发展。推广良种良法和竹林经营权流转,规模化、标准化、定向化培育竹林。围绕竹浆造纸、竹笋加工推动新产能立项落地、旧产能技改提升。扩大竹餐具、竹包装、竹家具、竹纤维复合材料等“以竹代塑”产品研发和生产规模。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康养,实施森林旅游康养提质行动,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体验、运动、探险等新型业态,培育做响大熊猫、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蜀道、大竹海等生态旅游品牌。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健全完善林草碳普惠机制,推进省级林草碳汇项目开发,争取实现项目交易,开展森林可持续经验类型的碳汇试点示范项目。二是强化项目牵引、加快成势见效。结合编制林草“十五五”规划,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用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做好项目谋划,加强跟踪对接,突出“森林四库”“以竹代塑”等重点领域,争取列入国省“十五五”规划项目专栏,谋划一批全局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的重大工程项目。做好项目储备,抓好建设管理,加快建设进度,围绕“双重”工程、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国土绿化等重点领域,提前储备一批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专项项目。完善项目建设机制,建立管理台账,定期跟踪督导,全面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三、关于强化模式引领,激活开放发展新市场的建议。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培育壮大新型主体。鼓励支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队、职业经理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营销队伍,大幅提高森林集约培育、采伐利用和精深加工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二是推动建圈强链。发挥我省林业产业特色优势,努力打造川南、川东北竹产业经济圈,川中及成都平原林板家具产业圈,盆周山区、攀西地区经济林果产业圈。按照“成片建基地,布点精加工”的要求,积极推进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提高产业规模化、数字化水平。加强与川林集团等国企合作,牵头推进林草产业全链发展。三是扩大社会参与。坚持走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发展之路,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当地平台公司融合发展。加快建立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的林草产业投资比例,财政预算内投资加强对生态保护修复、林草先进技术示范、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项目支持,推广省级财政“天府森林粮库”重点项目竞争立项成功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产业发展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探索通过林权参股、以工代赈等方式发展林业产业。

四、关于强化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的建议。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切实提升林业服务能力。一是深化集体林权改革。2024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细化制定8方面21项具体改革举措。12月,省级总林长签发第4号总林长令高位推动改革。省级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碳普惠管理等配套政策文件5个,开展全省“1 10”改革试点,重点围绕适度规模经营、采伐制度优化、贷款融资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力争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修订印发《四川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制定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相关措施。指导推进成都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和石棉县、沐川县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全省“1 10”试点。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发挥国省林草科研创新平台、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力量,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重点开展良种选育、品种改良、保育促繁等技术研究,加大林粮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力度,加强林草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重点培育具有优良特性的植物新品种,对已获得新品种权的,在适生区域进行种植试验,进一步申请良种认定,扩大种植规模,支持四库建设。目前正在组建“天府森林四库”技术创新联盟、科技下乡万里行“天府森林四库”专家服务团,制定《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科技赋能行动方案》。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推广种植、采摘、加工等机具装备。研究完善林粮、林业产值等统计方法,目前已启动“天府森林四库”统计分类标准课题研究,将尽快出台统计监测制度,探索构建“森林四库”统计体系。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开展综合效益监测,科学评价“森林四库”建设成效。

感谢贵单位对林草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25日

当前位置: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政协四川省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33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办公室

民盟四川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第0033号)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要求推进“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四川充分发挥森林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依托富集的森林资源本底,积极响应、快速行动。2024年9月,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四库”建设工作会议,积极推进蓄水于山、摇钱于树、藏粮于林、固碳于木,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力争到2030年,全省森林蓄水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亿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森林碳储量达到10亿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围绕贵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统筹谋划、联动发展,分类指导、项目引领,改革激活、创新赋能,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加快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一、关于强化组织保障,构建统筹发展新格局的建议。《实施方案》组织保障部分已明确“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国家林草局、四川省政府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局省联席机制”。为推动相关工作落地,方案印发后,省级层面注重点面结合、积极沟通对接,不断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组织编印《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工作指南》《四川省林草碳普惠项目监测与减排量核算指南(试行)》《四川省林草碳普惠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指南(试行)》《建设“天府森林四库”林木种苗保障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加快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为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提供支持参考。二是加快与国家林草局对接。积极争取将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做好国家“双重”项目储备、申报和实施。与相关司局对接,及时确定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内容和相关召集人。三是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沟通。形成“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征求意见稿,征求17个省直相关部门意见,反馈形成修改稿并收集相关成员单位名单。加强对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组织编制《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资金筹措方案(2025—2027)》,谋划推动“天府森林四库”重点项目。四是加强对市(州)工作指导。省级层面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印发工作指南、下达参考性目标任务,赴绵阳、泸州等地座谈调研等方式,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出台支持意见,指导市(州)结合自身实际,编制方案和规划,开展相关建设工作。目前已有8个市(州)出台“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方案,5个市(州)出台“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方案,16个市(州)拟出台“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方案。

二、关于强化业态支撑,打造协同发展新引擎的建议。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推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协同发展、重点突破。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高质量发展木竹产业。加强森林经营,优化林木采伐政策,加大力度培育速生用材林和乡土、珍贵、大径级用材林,推进林板家具一体化发展。推广良种良法和竹林经营权流转,规模化、标准化、定向化培育竹林。围绕竹浆造纸、竹笋加工推动新产能立项落地、旧产能技改提升。扩大竹餐具、竹包装、竹家具、竹纤维复合材料等“以竹代塑”产品研发和生产规模。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康养,实施森林旅游康养提质行动,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体验、运动、探险等新型业态,培育做响大熊猫、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蜀道、大竹海等生态旅游品牌。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健全完善林草碳普惠机制,推进省级林草碳汇项目开发,争取实现项目交易,开展森林可持续经验类型的碳汇试点示范项目。二是强化项目牵引、加快成势见效。结合编制林草“十五五”规划,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用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做好项目谋划,加强跟踪对接,突出“森林四库”“以竹代塑”等重点领域,争取列入国省“十五五”规划项目专栏,谋划一批全局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的重大工程项目。做好项目储备,抓好建设管理,加快建设进度,围绕“双重”工程、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国土绿化等重点领域,提前储备一批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专项项目。完善项目建设机制,建立管理台账,定期跟踪督导,全面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三、关于强化模式引领,激活开放发展新市场的建议。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培育壮大新型主体。鼓励支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队、职业经理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营销队伍,大幅提高森林集约培育、采伐利用和精深加工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二是推动建圈强链。发挥我省林业产业特色优势,努力打造川南、川东北竹产业经济圈,川中及成都平原林板家具产业圈,盆周山区、攀西地区经济林果产业圈。按照“成片建基地,布点精加工”的要求,积极推进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提高产业规模化、数字化水平。加强与川林集团等国企合作,牵头推进林草产业全链发展。三是扩大社会参与。坚持走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发展之路,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当地平台公司融合发展。加快建立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的林草产业投资比例,财政预算内投资加强对生态保护修复、林草先进技术示范、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项目支持,推广省级财政“天府森林粮库”重点项目竞争立项成功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产业发展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探索通过林权参股、以工代赈等方式发展林业产业。

四、关于强化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的建议。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切实提升林业服务能力。一是深化集体林权改革。2024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细化制定8方面21项具体改革举措。12月,省级总林长签发第4号总林长令高位推动改革。省级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碳普惠管理等配套政策文件5个,开展全省“1 10”改革试点,重点围绕适度规模经营、采伐制度优化、贷款融资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力争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修订印发《四川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制定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相关措施。指导推进成都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和石棉县、沐川县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全省“1 10”试点。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发挥国省林草科研创新平台、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力量,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重点开展良种选育、品种改良、保育促繁等技术研究,加大林粮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力度,加强林草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重点培育具有优良特性的植物新品种,对已获得新品种权的,在适生区域进行种植试验,进一步申请良种认定,扩大种植规模,支持四库建设。目前正在组建“天府森林四库”技术创新联盟、科技下乡万里行“天府森林四库”专家服务团,制定《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科技赋能行动方案》。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推广种植、采摘、加工等机具装备。研究完善林粮、林业产值等统计方法,目前已启动“天府森林四库”统计分类标准课题研究,将尽快出台统计监测制度,探索构建“森林四库”统计体系。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开展综合效益监测,科学评价“森林四库”建设成效。

感谢贵单位对林草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25日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