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041226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办公室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廖晓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高寒草原乡土草种选育及推广使用力度的建议》(第14041226号)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加大资金投入方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支持甘孜州开展草资源研究、优良草种育繁推、退化草原修复治理。一是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024年,我省落实林业草原专项资金2亿元,其中,支持甘孜州落实资金1.2亿元,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和草种繁育等,资金投入比例居全省首位。二是建设草种繁育基地。2019年以来,我省落实投资建设乡土草种繁育基地3.5万亩,其中,在甘孜州康定、石渠、色达等县(市)建设乡土草种繁育基地2万亩,原种基地600亩。三是草种质资源收集及选育利用和技术示范。我省落实专项资金744万元,支持甘孜州等市县开展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试验点建设等课题研究,收集、评价各类乡土草种质资源,挖掘优异资源、选育新品种和研究系列配套技术,为持续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品种资源和技术支撑。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调整优化中省林业草原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强化乡土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选育利用,做好草原乡土草品种扩繁推广等工作,助力退化草原修复治理。

二、落实政策保障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草产业”,提出“支持乡土草种原种基地建设”“完善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草品种审定”。同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饲草种质资源圃、饲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布局突破性饲草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项目。2023年省林草局印发《四川省主推草品种原种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安排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省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主推草品种原种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二是平台建设。2019年以来,我省依托科研院校,建成了国家林业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区草种质资源创制利用四川林业草原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林草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确定了省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11个,其中,在甘孜州色达县和道孚县建设2个;建立草种质资源圃9个,其中,在甘孜州新龙、炉霍等县4个,打下高寒草原乡土草种质资源应用基础。下一步,我省将指导州县,按照草原保护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区域和空间,持续做好草原生态修复用种研发推广工作。

三、强化技术交流方面

一是成果推广示范。通过实施《黄河上游段高寒草地脆弱区优良草种示范推广》等项目,采用良种良法在石渠、色达等县建立“麦洼老芒麦”“川西短芒披碱草”“阿坝垂穗披碱草”乡土草种示范基地。二是技术培训。举办全省草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草业技能大赛、饲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等系列培训,邀请科研院所、高校与技术推广单位专家,开展草种质资源评价、选育及推广利用技术培训。三是科技服务。成立科技万里行技术服务团,针对草地退化、水源涵养功能衰减等问题,研究高寒退化草地治理关键技术。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大对高寒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强化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抗寒耐旱草品种研发推广,加强草原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流,推动草原生态高水平保护。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15日

当前位置: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041226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办公室

廖晓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高寒草原乡土草种选育及推广使用力度的建议》(第14041226号)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加大资金投入方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支持甘孜州开展草资源研究、优良草种育繁推、退化草原修复治理。一是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024年,我省落实林业草原专项资金2亿元,其中,支持甘孜州落实资金1.2亿元,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和草种繁育等,资金投入比例居全省首位。二是建设草种繁育基地。2019年以来,我省落实投资建设乡土草种繁育基地3.5万亩,其中,在甘孜州康定、石渠、色达等县(市)建设乡土草种繁育基地2万亩,原种基地600亩。三是草种质资源收集及选育利用和技术示范。我省落实专项资金744万元,支持甘孜州等市县开展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试验点建设等课题研究,收集、评价各类乡土草种质资源,挖掘优异资源、选育新品种和研究系列配套技术,为持续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品种资源和技术支撑。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调整优化中省林业草原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强化乡土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选育利用,做好草原乡土草品种扩繁推广等工作,助力退化草原修复治理。

二、落实政策保障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草产业”,提出“支持乡土草种原种基地建设”“完善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草品种审定”。同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饲草种质资源圃、饲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布局突破性饲草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项目。2023年省林草局印发《四川省主推草品种原种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安排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省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主推草品种原种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二是平台建设。2019年以来,我省依托科研院校,建成了国家林业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区草种质资源创制利用四川林业草原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林草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确定了省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11个,其中,在甘孜州色达县和道孚县建设2个;建立草种质资源圃9个,其中,在甘孜州新龙、炉霍等县4个,打下高寒草原乡土草种质资源应用基础。下一步,我省将指导州县,按照草原保护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区域和空间,持续做好草原生态修复用种研发推广工作。

三、强化技术交流方面

一是成果推广示范。通过实施《黄河上游段高寒草地脆弱区优良草种示范推广》等项目,采用良种良法在石渠、色达等县建立“麦洼老芒麦”“川西短芒披碱草”“阿坝垂穗披碱草”乡土草种示范基地。二是技术培训。举办全省草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草业技能大赛、饲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等系列培训,邀请科研院所、高校与技术推广单位专家,开展草种质资源评价、选育及推广利用技术培训。三是科技服务。成立科技万里行技术服务团,针对草地退化、水源涵养功能衰减等问题,研究高寒退化草地治理关键技术。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大对高寒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强化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抗寒耐旱草品种研发推广,加强草原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流,推动草原生态高水平保护。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15日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