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安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支持甘孜州建设国家优质饲草产区的建议》(第14041132号建议)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编制天然草原人工饲草地建设规划方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饲草产业发展。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科学规划布局以甘孜州为主体的川西高原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我省饲草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我们将在经省政府批复的州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上,支持和指导甘孜州及下辖县(市)编制天然草原保护利用规划,做好包括饲草生产空间在内的各类空间布局衔接。以地类对接成果为基础,统筹耕地、林地、草地等保护目标,为人工饲草饲料种植预留空间,缓解用地受限问题。支持在土壤、水热等条件适宜的天然草原科学有序开展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和草种扩繁生产。鼓励挖掘农闲田、撂荒地、果园隙地等土地资源种草潜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二、关于提高饲草综合生产能力方面
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提升项目,建设了一批饲草种质资源圃和饲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积极开展饲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鉴定、保存,初步建立了全省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体系,已选育登记草品种149个。在色达县等地建立草种良种繁育基地9个,在炉霍县、新龙县、乡城县等地建成饲草品种示范推广点20余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近1万亩。川西北牧区饲草生产灌溉排水、生产便道、草种和饲草储存设施以及牲畜圈舍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优质高产抗逆突破性牧草品种选育,加强适合甘孜州高寒气候的虉草属、披碱草属等乡土牧草品种原种扩繁力度,建立乡土草种专业化种子生产带。开展良种繁育、丰产栽培、加工利用等配套技术研发,引进、改装生产机具与装备,提升草种出苗率和成活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推进饲草产业育种、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社+农牧民”经营模式,通过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草种繁育和饲草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川字号”龙头企业,推动打造草种、饲草生产集群。
三、关于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方面
“十四五”以来,我省积极落实中省投资项目支撑保障甘孜州饲草产业发展。一是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在甘孜州累计投入11.62亿元,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877万亩,开展人工种草、天然草原改良、围栏封育、鼠虫害防治和黑土滩毒害草治理,建设草种基地和鼠害综合防控示范区,有效提高了天然草原鲜草产量。2023年,甘孜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1.5亿元支持康定市、白玉县、新龙县等10个县(市)建设国家级牦牛产业集群,开展人工饲草生产基地等建设。色达县、石渠县、理塘县先后纳入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将获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发展饲草、牦牛产业。三是实施“高原粮仓”项目。累计支持甘孜州2.47亿元,用于促进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等环节转型升级。四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累计下达甘孜州中央财政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专项资金0.8亿元,支持开展越冬饲草料购买、调运、储备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现有落地项目的跟踪指导,确保实现预定建设目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指导甘孜州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谋划包装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鼓励适宜地区开展林下种草,支持各地按要求将饲草生产与经济林培育相结合,创建“天府森林粮库”产业基地、园区、高质量发展县等。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