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西部山区耕地保护政策的建议》(第14041051号建议)收悉,现办理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地类空间布局。目前,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批示精神,自然资源厅正在牵头推进耕地林地园地空间治理“一张图”建设工作,将进一步研究耕地和林地现状、管理、规划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统筹耕地和林地保护,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稳妥合法有序推进耕地下坡、林园地上坡。
二、关于深挖耕地恢复资源情况。2024年5月以来,按照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我省组织开展林草湿荒普查工作,已完成林草植被覆盖类型和国土变更调查不一致图斑地类对接、林草湿荒样地野外调查、调查图斑重新区划和管理属性标注等4方面重点任务,形成了初步成果。青川县是四川省4个试点县之一,在普查工作中认真摸排、积极探索林地管理属性标注的做法值得肯定,对全省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将25度以下的现状林地中部分作为耕地恢复后备资源的意见,我局将在充分考虑地类来源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上,会同自然资源厅在耕地林地园地空间治理“一张图”建设边界划定规则中进行研究,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合理确定耕地恢复资源。
三、关于野猪对农作物的损害问题。
(一)制度建设方面,2023年,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同时,指导地方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加快建立补偿制度。目前,全省21个市(州)143个县(市、区)已出台实施细则,涵盖了野生动物致害严重地区。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也明确了野生动物危害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推动建立将野生动物致害纳入农业林业等政策性综合保险的机制,鼓励投保商业保险。
(二)致害防控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林草局将我省纳入全国野猪危害防控综合试点范围,确定了青川县等9个试点县(市、区),协调财政厅落实省级防控试点经费,指导地方组建20余支猎捕(护农)队伍。其中,青川县依托社会力量组建青川县野猪致害综合防控狩猎队,经与县公安部门联合审查,认定符合条件队员16人。
(三)保险补偿方面,2016年起在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雅安市宝兴县等地陆续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在投保、理赔、定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签订《青川县野生动物伤人和致害禽畜、农作物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协议》,缴纳野生动物伤人保费20万元,缴纳野生动物致害致伤禽畜、损毁农作物保费40万元。2024年全省18个市(州)95个县(市、区)购买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投保主体一般为县级林草主管部门(县林草局或县自然资源局),承保主体是具有承担保险业务资格的法定保险机构。保费来源主要是县级财政统筹安排,申请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予以补助。
目前,野猪对农作物损害确实不同程度面临致害防控补偿资金筹措困难、致害保险仍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我局也积极争取国家林草局支持,在青川县启动了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综合防控国家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川模式,破解野生动物致害难题。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