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11-24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川林社函〔2022〕624号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吴长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推进协同保护实现协同发展的建议》(第022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管理协同”,进一步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多元共治机制的建议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和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建立了局省联席会议机制。今年6月1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组织召开大熊猫国家公园局省联席会议,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安排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省熊猫局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研究制定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书、责任状、时间表、路线图。

为积极探索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科学民主管理机制,推动相关利益方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建设发展,绵阳熊猫分局按照省熊猫局要求,2020年成立了由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所在地党政领导、政法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社区代表、相关企业业主代表等组成的共管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9名、理事25名,共有会员58名。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商议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建设发展相关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重要民生利益调节等重大事项。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和三省人民政府建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市级管理机构成立的共管理事会,必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解决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重大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二、关于着力“社区协同”,进一步建立融入乡村振兴的社区发展机制的建议

在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同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原住居民增收致富:

一是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晓晖关于“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部署要求,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已将“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融合创新发展试点”纳入年中调整完善省委深改委2022年度改革落实台账。

二是积极协调、对接省级有关部门,力争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行政村、周边的部分行政村一并纳入全省乡村振兴领先村范畴,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项目和资金集中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村,不断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及其周边原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的20个县(市、区)编制入口社区发展规划,加大对大熊猫国家公园一二三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原住居民、入口社区发展符合保护和规划要求的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原生态产品建设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组织遴选种养、加工类生态产品进入“大熊猫原生态产品系列”,打造推广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品牌,推动原生态产品进入成都大熊猫基地等黄金口岸展销。这些惠民措施的落地落实,对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发展、带动原住居民增收致富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逐步推进原住居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管理体系,制定招聘、培训、考核等制度,优先吸纳国家公园及其周边的原住居民从事野外巡护、资源监测等生态管护工作,参与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社会服务工作,获取与工种相匹配的劳动报酬。

五是推动20个所辖县(市、区)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通过项目补助购买保险方式解决野生动物危害补偿问题,并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原住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在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25个入口社区纳入即将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0年)》的基础上,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指南和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支持所辖20个县(市、区)政府将入口社区打造成为国家公园访客接待中心、社区共建共享中心、大熊猫生态和文创产品交易中心、网红打卡中心。同时,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选择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文化遗产富集、特色优势突出的城镇或村落建设友好示范社区,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着力“经营协同”,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和协议保护制度的建议

积极推动“建立健全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处置、配置规则”“在一般控制区开展特许经营模式研究,探索统一核算相关收益、自然资源所有者参与特许经营收益分配机制”“编制四川省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议稿)”等试点事项在绵阳选取样板区域,由绵阳熊猫分局牵头试点工作。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原住居民利用现有住房开展餐饮、住宿、商品销售等经营活动,培育“大熊猫友好人家”,多渠道增加原住居民经济收入。

组织7个市(州)熊猫分局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村集体签订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334份,合作保护面积4283平方公里,占集体土地面积的86%。保护协议首次明确将村集体所有、个人承包使用的集体土地作为国家公园范围的保护管理对象,明确了制定管理政策、建立管理制度、统筹做好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主体责任。

四、关于着力“公益协同”,进一步探索建立公益组织参与建设管理的机制的建议

省林草局(省熊猫局)将“多方参与”作为先进治理理念,不断融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高度重视“公益协同”,采取多双边合作等方式,在推进社区参与的同时,积极强化公益组织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

一是务实推进战略合作。以项目为支撑,推进与境内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截至目前,成功引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渔社区发展保护中心、四川横断山杜鹃花研究中心等一批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和社区协调发展,在科学研究、自然教育、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小区管理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例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发了《大熊猫友好产品体系》标准,认证了五味子原生态产品,该产品销售到美国,带动了约500名原住居民增收。

二是强化参与法制保障。将“多方参与”理念融入到法制建设中。2022年5月1日生效的《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和正在研究制定的《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通过多个条款对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国家公园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法制上对“公益协同”进行了保障。例如,《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认领、援助等形式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第七条明确规定管理机构应当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运行、管理、监督等环节,以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自然教育、科学研究、文化创意等领域,引导和组织当地居民、专家学者、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建立社会参与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在具体执行中,我们逐步完善参与机制,确保公益组织“公益协同”真正落到实处。

五、关于着力“文化协同”,进一步推进大熊猫文化品牌建设的建议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开展大熊猫文化品牌协同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我局把“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超级IP”作为助力打造大熊猫超级IP、提升大熊猫影响力的有力支撑,积极推进大熊猫IP孵化培育。优先从规划入手,将大熊猫文化培育、文创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送审稿)》,组织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品牌认证体系及大熊猫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持续推进大熊猫IP孵化培育和文创产业发展。2022年,我局组建成立“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创专家委员会”,以进一步为强化大熊猫文创产业科学规范发展发挥咨询和专业指导作用,并启动开展了“大熊猫创意创业产业生态圈”规划编制。

二是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我省将举办大熊猫主题相关节会作为擦亮“三九大”金字招牌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拓展大熊猫国际影响力。先后支持成都市、阿坝州两地举办了5届“国际熊猫节”,雅安市举办了5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2014年以来,我局连续举办6届中国(四川)大熊猫国家生态旅游节、数字国际熊猫节。2018年,我省在北京主办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2019年举办的中国(四川)大熊猫国家生态旅游节前后持续1个月,是四川省近三十年来举行的一次时间跨度最长、参与层面最多、活动维度最广的熊猫节会,为丰富和发展大熊猫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今年9月我局将举办第二届数字国际熊猫节和大熊猫国际文化周。

三是增强社会共建共享。2022年,我局组织功夫动漫、金尚龙影、南谷文创等10余家成都知名文创企业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针对我省打造大熊猫超级IP面临的短板瓶颈,提出“一统多类,统分结合,全域拓展,立体构造”的IP培育理念,达成系列发展与合作共识,全面增强了社会合力。

四是强化普及推广。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广泛推广大熊猫文化,组织开展大熊猫文创研讨会和文创设计大赛。2022年3月,时值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我局与成都大运会组委会、中国野保协会、中国集邮协会联合举办以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主题的《大熊猫邮集图鉴》发布会,讲述、传播大熊猫友好故事。6月再次启动大熊猫数字艺术创意大赛、大专院校“大熊猫文创公益巡讲活动”,并将组织大熊猫文创研讨会和文创展览。

感谢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6月30日

当前位置: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源:

川林社函〔2022〕624号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吴长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推进协同保护实现协同发展的建议》(第022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管理协同”,进一步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多元共治机制的建议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和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建立了局省联席会议机制。今年6月1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组织召开大熊猫国家公园局省联席会议,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安排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省熊猫局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研究制定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书、责任状、时间表、路线图。

为积极探索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科学民主管理机制,推动相关利益方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建设发展,绵阳熊猫分局按照省熊猫局要求,2020年成立了由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所在地党政领导、政法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社区代表、相关企业业主代表等组成的共管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9名、理事25名,共有会员58名。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商议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建设发展相关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重要民生利益调节等重大事项。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和三省人民政府建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市级管理机构成立的共管理事会,必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解决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重大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二、关于着力“社区协同”,进一步建立融入乡村振兴的社区发展机制的建议

在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同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原住居民增收致富:

一是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晓晖关于“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部署要求,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已将“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融合创新发展试点”纳入年中调整完善省委深改委2022年度改革落实台账。

二是积极协调、对接省级有关部门,力争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行政村、周边的部分行政村一并纳入全省乡村振兴领先村范畴,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项目和资金集中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村,不断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及其周边原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的20个县(市、区)编制入口社区发展规划,加大对大熊猫国家公园一二三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原住居民、入口社区发展符合保护和规划要求的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原生态产品建设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组织遴选种养、加工类生态产品进入“大熊猫原生态产品系列”,打造推广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品牌,推动原生态产品进入成都大熊猫基地等黄金口岸展销。这些惠民措施的落地落实,对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发展、带动原住居民增收致富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逐步推进原住居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管理体系,制定招聘、培训、考核等制度,优先吸纳国家公园及其周边的原住居民从事野外巡护、资源监测等生态管护工作,参与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社会服务工作,获取与工种相匹配的劳动报酬。

五是推动20个所辖县(市、区)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通过项目补助购买保险方式解决野生动物危害补偿问题,并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原住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在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25个入口社区纳入即将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0年)》的基础上,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指南和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支持所辖20个县(市、区)政府将入口社区打造成为国家公园访客接待中心、社区共建共享中心、大熊猫生态和文创产品交易中心、网红打卡中心。同时,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选择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文化遗产富集、特色优势突出的城镇或村落建设友好示范社区,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着力“经营协同”,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和协议保护制度的建议

积极推动“建立健全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处置、配置规则”“在一般控制区开展特许经营模式研究,探索统一核算相关收益、自然资源所有者参与特许经营收益分配机制”“编制四川省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议稿)”等试点事项在绵阳选取样板区域,由绵阳熊猫分局牵头试点工作。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原住居民利用现有住房开展餐饮、住宿、商品销售等经营活动,培育“大熊猫友好人家”,多渠道增加原住居民经济收入。

组织7个市(州)熊猫分局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村集体签订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334份,合作保护面积4283平方公里,占集体土地面积的86%。保护协议首次明确将村集体所有、个人承包使用的集体土地作为国家公园范围的保护管理对象,明确了制定管理政策、建立管理制度、统筹做好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主体责任。

四、关于着力“公益协同”,进一步探索建立公益组织参与建设管理的机制的建议

省林草局(省熊猫局)将“多方参与”作为先进治理理念,不断融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高度重视“公益协同”,采取多双边合作等方式,在推进社区参与的同时,积极强化公益组织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

一是务实推进战略合作。以项目为支撑,推进与境内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截至目前,成功引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渔社区发展保护中心、四川横断山杜鹃花研究中心等一批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和社区协调发展,在科学研究、自然教育、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小区管理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例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发了《大熊猫友好产品体系》标准,认证了五味子原生态产品,该产品销售到美国,带动了约500名原住居民增收。

二是强化参与法制保障。将“多方参与”理念融入到法制建设中。2022年5月1日生效的《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和正在研究制定的《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通过多个条款对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国家公园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法制上对“公益协同”进行了保障。例如,《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认领、援助等形式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第七条明确规定管理机构应当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运行、管理、监督等环节,以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自然教育、科学研究、文化创意等领域,引导和组织当地居民、专家学者、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建立社会参与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在具体执行中,我们逐步完善参与机制,确保公益组织“公益协同”真正落到实处。

五、关于着力“文化协同”,进一步推进大熊猫文化品牌建设的建议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开展大熊猫文化品牌协同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我局把“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超级IP”作为助力打造大熊猫超级IP、提升大熊猫影响力的有力支撑,积极推进大熊猫IP孵化培育。优先从规划入手,将大熊猫文化培育、文创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送审稿)》,组织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品牌认证体系及大熊猫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持续推进大熊猫IP孵化培育和文创产业发展。2022年,我局组建成立“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创专家委员会”,以进一步为强化大熊猫文创产业科学规范发展发挥咨询和专业指导作用,并启动开展了“大熊猫创意创业产业生态圈”规划编制。

二是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我省将举办大熊猫主题相关节会作为擦亮“三九大”金字招牌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拓展大熊猫国际影响力。先后支持成都市、阿坝州两地举办了5届“国际熊猫节”,雅安市举办了5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2014年以来,我局连续举办6届中国(四川)大熊猫国家生态旅游节、数字国际熊猫节。2018年,我省在北京主办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2019年举办的中国(四川)大熊猫国家生态旅游节前后持续1个月,是四川省近三十年来举行的一次时间跨度最长、参与层面最多、活动维度最广的熊猫节会,为丰富和发展大熊猫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今年9月我局将举办第二届数字国际熊猫节和大熊猫国际文化周。

三是增强社会共建共享。2022年,我局组织功夫动漫、金尚龙影、南谷文创等10余家成都知名文创企业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针对我省打造大熊猫超级IP面临的短板瓶颈,提出“一统多类,统分结合,全域拓展,立体构造”的IP培育理念,达成系列发展与合作共识,全面增强了社会合力。

四是强化普及推广。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广泛推广大熊猫文化,组织开展大熊猫文创研讨会和文创设计大赛。2022年3月,时值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我局与成都大运会组委会、中国野保协会、中国集邮协会联合举办以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主题的《大熊猫邮集图鉴》发布会,讲述、传播大熊猫友好故事。6月再次启动大熊猫数字艺术创意大赛、大专院校“大熊猫文创公益巡讲活动”,并将组织大熊猫文创研讨会和文创展览。

感谢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6月30日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