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立足竹林实际情况,及时抓住竹产业发展契机,构建多元化新型竹业体系,持续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根据不同片区竹林特点和区域发展特点将全区竹林划分成四个区域,分别采取不同发展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尽可能释放竹林发展潜能。”近日,前锋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明忠介绍说。
今年10月份以来,前锋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原则,针对性地对桂兴镇、区国有林场低效白夹竹和渠江沿岸低效麻竹进行提质改造;在虎城镇关寨村打造高标准竹种苗培育基地,引种绵竹(凉山慈竹)种苗培植繁育,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利用关寨村巨桉采伐地、宜林荒地、低效退耕还林地,大力营造以绵竹为主的笋材两用竹林基地,增加竹林面积、扩大竹林总量;在区国有林场七块田森林管护站,利用竹林形成的良好条件和适宜多种菌类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竹下种菌,提高竹林综合效益。
下一步,该区将根据竹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竹林基地供电、供水、生产便道、连接道路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与深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围绕“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竹产品加工纵深发展。同时,该区还将立足“双竹连响”前锋名片,打造竹文创基地,充分依托华蓥山和渠江沿线丰富的竹资源,建设竹林康养基地、竹林乡镇、竹林人家,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集约高效、竹旅融合的竹产业体系。
预计到2025年,前锋区提质改造竹林3.2万亩,新增竹种苗培育基地400亩,新(补)造竹林面积5000亩,新建竹下种植基地1000亩,新增竹区生产道路15公里,竹林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培育竹产品加工企业1家,产地初加工点2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