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做好新时期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
唐家河积极做好新时期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
一是生态系统全面维护。制定《唐家河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细化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并重工作事项25项,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立生态因子等20多项指标的智慧管理系统,设置气象—土壤、自动水质等监测站14个。近年来,区域野生大熊猫主要伴生动物新分布17种。
二是纵横联动协同保护。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唐家河纵向联动体制基础上,与甘肃省文县、绵阳市平武县和保护区周边乡镇建立横向联动体系,联合开展大熊猫栖息地森林防灭火、动植物保护、生物链维护、科研项目运营等工作。截至目前,参与人员200余人,签订联合保护协议7份,开展网格调查和跨区域巡护4次,成功处置安全隐患3处。
三是园区规划调整优化。结合大熊猫公园“四个不减”原则,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将区内原核心区、部分缓冲区调整为核心保护区,剩余缓冲区和实验区调整为一般保护区。同时将保护区周边部分区域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和保护目标差异,实行差别化保护与管理,促进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