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新浪 微博
  • 微信
  • QQ空间
  • 豆瓣网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信息
  • 互动交流
  • 在线视频
  • 专题专栏
  • 大熊猫
  • 办事服务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无障碍通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林草动态 > 行业资讯

乐山市林科院合作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发布时间: 2020-09-08 09:17:17 作者: 周开君 来源: 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紫 灰 银河白(默认色)

9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油用牡丹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结题验收会议,与会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质询和答辩,正式通过了对本项目的结题验收。

该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专项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东北林业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合作,经过为期5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取得了丰硕成果。项目审(认)定油用牡丹新品种18个,国际登录牡丹新品种14个;建立了油用牡丹各类技术体系4套,推广栽培油用牡丹64.7万亩;研制了油用牡丹高效加工利用的各类装备装置及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建成了牡丹籽油和牡丹营养粉生产线各1条,建成了高产优质标准化示范基地8处;建立了油用牡丹产业化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已获批8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3篇)。

乐山市林科院主要承担本项目的子课题研究--“西南地区油用牡丹定向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建立了《西南湿润林区油用牡丹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和《西南湿润林区油用牡丹+乔木立体栽培模式体系》各1套,为四川盆地及类似地区栽种油用牡丹提供了技术依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基本确立了该类似地区栽种油用牡丹的准技术标准;建成试验、示范、推广基地3片、面积超700亩;基本解决了在高温高湿寡照条件下栽种油用牡丹易发生的水害、草害、病害等问题;发表学术论文1篇。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集成,该项目的大量成果将广泛用于国家各类造林生产经营,持续为林业产业创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19 LCJ.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信息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管理员邮箱: scly#gw.sc.gov.cn(#换成@)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   网站导航
   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登陆本站点
   
搜索 菜单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信息
  • 互动交流
  • 在线视频
  • 专题专栏
  • 大熊猫
  • 办事服务
  • 网站导航
行业资讯

乐山市林科院合作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来源: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日期:2020-09-08 09:17:17

9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油用牡丹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结题验收会议,与会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质询和答辩,正式通过了对本项目的结题验收。

该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专项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东北林业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合作,经过为期5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取得了丰硕成果。项目审(认)定油用牡丹新品种18个,国际登录牡丹新品种14个;建立了油用牡丹各类技术体系4套,推广栽培油用牡丹64.7万亩;研制了油用牡丹高效加工利用的各类装备装置及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建成了牡丹籽油和牡丹营养粉生产线各1条,建成了高产优质标准化示范基地8处;建立了油用牡丹产业化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已获批8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3篇)。

乐山市林科院主要承担本项目的子课题研究--“西南地区油用牡丹定向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建立了《西南湿润林区油用牡丹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和《西南湿润林区油用牡丹+乔木立体栽培模式体系》各1套,为四川盆地及类似地区栽种油用牡丹提供了技术依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基本确立了该类似地区栽种油用牡丹的准技术标准;建成试验、示范、推广基地3片、面积超700亩;基本解决了在高温高湿寡照条件下栽种油用牡丹易发生的水害、草害、病害等问题;发表学术论文1篇。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集成,该项目的大量成果将广泛用于国家各类造林生产经营,持续为林业产业创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信息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